第七百十三章 又要出门了

  六月,新政后的第一笔商税收上来了。

  盐税、捐税、矿税、茶税、银税以及各行各业的“契税”,加起来总计两百七十万两。

  因为新的税务司基本是在四月底才覆盖完长江以北地区,所以可以看作是五月份一个,长江以北地区所交的税。

  两百七十万两,差不多接近往年全国半年的税赋了。

  但是这次,却只用了一个月,而且只是在一半不到的国土内收的。

  另外,海关总理大臣李馥也发来奏报,称五月份总计收到关税八十万两!

  不得不说,让李馥去总理海关是选对人了。

  这家伙以前自己就搞走私,所以对海关的业务了如指掌。

  他上任后,凭借自己的经验,首先把江浙沿海一带的走私路线全部堵死,然后开辟了十一处海关码头,规定国内外货物必须从这些码头上岸,否则一旦抓到不但货物没收,而且当事者全部严办——不管你哪国人。

  这个规矩,让以前搞走私的国内外商户,不但毫无怨言,而且欣喜若狂。

  为什么?

  因为这代表大明正式开放通商了啊!

  但凡正经想做商人的,谁愿意偷偷摸摸地、冒着砍脑袋的风险做生意?以前他们走私,那是因为大明朝全国海禁,他们不得不冒生命危险干这行。

  如今只要付出值百抽三十的税,就能光明正大地与大明做交易,简直好得不能再好了!

  话说值百抽三十的税高吗?

  低,简直低到爆了!

  大明的茶叶、瓷器运到西方,价钱起码翻二十倍到五十倍,区区值百抽三十的税算什么?

  而且说句难听的,以前他们为了走私,要打通多少关节,这其中付出的费用,也远高于此!

  所以李馥的海关刚刚一开张,就有无数进出口的商户前来海关公署报备。李馥明知道这些商户基本都是靠走私起家,但是一个都不追究,全部都给了“执照”。

  于是短短三四个月,当江浙沿岸的海关运作起来后,江浙地区的走私现象就基本绝迹了——即便有,也是那些贪心不足、连一毛钱税都不想交的亡命徒。而不巧的是,李馥本来就是走私大军中的行家里手,所以这些走私犯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走私,简直是自己作死。

  因为海关在闽南地区尚未正式建成,所以这八十万两,仅仅只是江浙沿岸的。可想而知,当大明开放对外口岸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以及海关数量的增多,未来关税的收入必然会继续飙升。

  对于以上种种,崇祯尽管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大大地震惊了。

  照这么下去,大明国赋一年收入破亿两,基本没有悬念!

  一亿两,这是秦书淮说的小目标!

  本来崇祯在心里是给这个“小目标”打了折扣的,认为能达到五千万两就已经够惊天动地的了。

  然而他现在无比确信,一亿两是可以实现的!

  最重要的是,崇祯特意出宫去看了下,惊讶地发现市面上的物价基本上没怎么涨。盐、铁、布三项关乎民生的东西自不必说,因为秦书淮设定了“朝廷指导价”,价格哪怕是一文钱都没涨。

  更让他稀奇的是,连米、面、油以及包子、肉、蔬菜等老百姓日常所需的东西,也基本没涨。

  甚至,有些还呈现了降价的趋势。

  这就让他实在想不明白了。

  朝廷收的税多了,民间的物价反而下降了?

  在一个包子铺,崇祯买了几个包子后,忍不住问老板,为什么包子的价格比年初的时候还低了一文钱。

  包子铺老板笑眯眯地说道,“这位公子爷,现在粮商都在拼了命地卖陈米陈面,价钱是一跌再跌。咱们包子是用啥做的?可不就是米面吗?米面价格跌了,咱可不得跟着降价?做人得讲良心是不?”

  崇祯又问,“那你们不用交赋么?”

  “呵呵,交哇,怎么不交?不过咱们卖包子的,才交值百抽三的赋税,便是交了又有什么打紧?赚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啊?我在老家还有薄田二十亩,现在一分钱田赋都不用交,我这区区一月交个几钱银子算什么?你说说,要是咱都不交赋,那朝廷的大军谁养啊?谁给咱安生日子过啊?”

  崇祯明白了。

  因为今年种地的农民大幅度增加,精明的粮商已经意识到今年全国产粮会大增,所以为了避免陈米陈面到时候卖不出去,就主动降价提前抛售。

  同时,跟降低的米面价格比起来,包子铺值百抽三的税赋根本微不足道。

  这么一来,包子的价格可不就下跌了么?

  秦兄啊秦兄,你可真会算计啊!

  只要盐、铁、布、粮这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不涨价,其他的就算涨点价又何妨?

  这时,旁边一个买包子的插话道,“说得好。我啊,真希望这免赋永远免下去。只要免上十年,可真就又是一出盛世喽。”

  “呵呵,免咱三年就咱乐的了,还十年?你当皇上不用吃饭哪?”又一个顾客说道。

  大伙儿顿时都乐了。

  崇祯也笑了,发自肺腑的那种。

  忍不住说道,“要是时机成熟,皇上没准会真的宣布永免赋税呢,你们就瞧着吧。”

  说完,转身离去。

  脚步无比轻松。

  盛世!朕要的盛世,正在缓缓走来!

  新政半年,最高兴、最感恩戴德的自然是农民,尤其是原先没有地的农民。自从新政后,大批流民回归故乡安心种地,更有大批佃农摇身一变变成了自由身的农民。而原本家里只有几口薄田贫地的农民,也有好多以分期付款的形式买来了不少良田,乐得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没有农赋,让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爆棚了!

  同时爆棚的,还有他们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其次高兴的,是涨了薪的士兵。现在士兵的俸禄,是以往的两倍,而且还不带拖欠的!

  此外,大部分新上来的基层官员也是很高兴的,因为朝廷给了他们以往三倍的薪水,让他们一个个都过上了体面的日子——如果他们的权力欲没那么强的话,这足以让他们高兴了。

  至于商户,则要看哪种了。

  大部分的小商小贩,因为朝廷收的税率很低,按照行业不同,仅在值百抽二到值百抽五之间,所以没什么好抵触的——就像那个包子铺老板一样,大部分小商小贩家里还是种着地的,跟以前的田赋比起来,他们交的那点税根本就不算什么,高兴还来不及,还有什么好抵触的?

  而那些卖茶叶、卖丝绸的商家,则有些不高兴了。因为这些东西全部都收值百抽十五的“重税”,多少会让他们利润受损。

  当然,对于新政最不满的,就要属大地主阶级了。

  这些超级大地主,包括福王、秦王、晋王等各地藩王,以及在东林党倒台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波及的大官僚。

  这些人数量不多,大约三千余户而已,却占了大明至少一半以上的耕地。

  到目前为止,只有蜀王、周王等三四个藩王宣布接受新政,把多余土地卖给农民,其余的二十余个藩王以及大部分的大官僚,依然选择观望。

  甚至福王还放出话来,他的田是先帝所赐,谁敢打他田的主意,就是对先帝的大不敬,他要上告宗人府。

  福王的骄横贪婪,在历史上就是鼎鼎大名的。

  其他藩王见福王如此硬气,于是也就以他为首,抱成一团,以不合作的态度对抗新政了。

  没办法,秦书淮只好准备去趟洛阳,亲自去会会福王。

  擒贼先擒王。他相信,只要福王肯服软,那么其他藩王也会跟着服软,而那些大官僚自然也不会再硬抗了。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

  眼下已是六月,答应魔教半年内出兵西征的承诺已经到了兑现期。

  远征叶尔羌,是势在必行的!

  所以,在家呆了半年的他,又要出门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东厂督公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