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灭梁山三策

  大厅之上,李璟坐了首位,在旁边是李应和扈太公两人,然后就是公孙胜、赵鼎、栾廷玉、呼延灼、林冲、高宠、杨志、武松、鲁达、梁仲、李敢等人,济济一堂,至于神医安道全都是坐在末流,而李大牛却是护卫整个大厅。

  “我振威镖局,蒙官家信任,才有今日的规模,手下兵马一万五千人,兵强马壮,但是官家让我们存在就是为了威慑梁山,只是如今看来,呼延老将军战败,山东兵力为之一空,朝廷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我们这一万五千人马了。”李璟扫了众人一眼,这些人都是自己的班底,有些人暂时不是,但是迟早都是的,来到这个世界一年的时间,就已经有如此多的人马,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官家许诺公子可以掌管三万大军,现在还缺少一万五千人马,若是加上青壮辅兵,最起码缺少三万人马。这些都应该马上征召。”赵鼎面色凝重。谁也不会想到呼延灼败的是如此之快,败的是如此之惨,以前济州黄安失败,损失了济州兵马,但是山东兵力却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现在不一样,呼延灼的三万大军损失殆尽,山东兵马为之一空,这个时候,若是敌人进攻青州等大城池,也能轻松而灭之,山东唯一有一战之力的也只有李璟的一万五千人马。

  “不错,征召兵马必须马上执行,当年三国的时候,曹操手下有四十万青州兵马,十分骁勇善战,所以青州多豪杰,可以传檄青州各地的盗贼,只要放下武器,加入我振威镖局,以前的罪责一笔勾销。青壮加入镖局者待遇从优。”李璟环顾左右说道:“我振威镖局的趟子手待遇都是堪比御林军的,传出去,恐怕就是厢军也会想着加进来的,征召兵马之事想来不来,梁仲、李敢,你二人一南一北,以青州为界,征召兵马、青壮。赵鼎,行文山东各地官府,不得阻拦。”

  “是。”梁仲三人赶紧应命。

  “我们的兵马虽然少一些,刚才回来的时候我已经说过了,振威镖局虽然还没有成为振威军,但是要将架子搭建起来,对朝廷军队熟悉的莫过于呼延老将军,这个恐怕需要呼延老将军出手了。”李璟和颜悦色的望着呼延灼。

  整顿振威镖局,形成振威军,不仅仅是因为李璟的野心,更重要是因为李璟和梁山是生死对头,梁山击败了呼延灼,整个山东都没有他的对手,剩下的敌人就是李璟,他们需要的是击败李璟,然后是被朝廷招安,或者是走道方腊那一条道路,李璟就不知道了。李璟需要的就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基业。

  “公子请放心,末将这点能耐还是有的。”呼延灼赶紧回答道,他刚才也是感到惊讶,没想到李璟手下居然有如此多的武将。

  “公子,对付梁山并不一定是要等兵马齐全了就可以动手,梁山的兵马现在虽然在我振威之上,但是一方面他们都是盗贼,就算是击败呼延老将军也是施展诡计,想要堂堂正正的击败我们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次得了青州兵马,想要将这些兵马都吸收掉,也是需要数月时间,这段时间是梁山最虚弱的时候,正好是我们下手的时候。”公孙胜站起来,笑呵呵的说道。

  “不知道公孙先生有什么高见?”李璟笑呵呵的说道。赵鼎也是端详着公孙胜,这个方外之人,在振威镖局之中声望很高,一直充当的是军师的角色,也是自己的对手,自己想要成为李璟下的第一人,就要先击败此人。

  “梁山四面环水,没有水师,我们是不可能攻入梁山的,但是同样的,这也说明梁山的粮草周转困难,耳目多是需要靠外界,本身对外界的消息来源困难,属下有三点建议,还请公子斟酌。”公孙胜大袖飘飘,站在大厅之上,娓娓而谈,说道:“第一,断其耳目,派出暗营、骑兵肆虐梁山周围的酒楼、茶肆,这些地方都是梁山耳目所在,消息来源,断了这些,梁山就等于失去了眼睛和耳朵,被动应战;第二,断其粮道。梁山的粮食多是从周围购买,派出骑兵不断的袭扰粮道,命令梁山周围的粮商不得供应梁山粮草。”

  “好。”李璟拍着大腿说道。赵鼎也连连点头,就这两点,就能知道公孙胜还是有点本事的。当然,他还不知道,李璟也曾经供应过梁山粮食。

  “第三,工程量就比较大了。”公孙胜迟疑了一阵。

  “但说无妨。”李璟有些好奇的询问道。众人也纷纷盯着公孙胜,等待公孙胜的计策,前面的两个计策极为高明,很想知道这第三计是什么。

  “第三策名曰断其源。梁山之所以地势险要,不仅仅是四面环水,水情复杂,就算是水师进入其中,想要击败梁山也十分困难,既然如此,就断其水源,利用沟渠,泄梁山水泊,失去水源,梁山水泊就再无天险。”公孙胜笑呵呵的说道。大厅之上,众人面色骇然,就是李璟也用怪异的眼神望着对方。

  “此计,此计甚好。”李璟拍着大腿,说道:“梁山贼寇之所以如此嚣张,不就是因为其四面环水,朝廷水师进入其中,不明水势,必定会为其所败。若是能泄其水源,修一条沟渠,横穿山东而过,必定能造福山东,等平定梁山之后,再修建一条沟渠,链接梁山水泊,这样就能使得沟渠非无源之水了。”

  “只是此计所耗甚大,非我振威一家可以为之。”赵鼎赶紧说道。

  “劳烦萧先生草拟文书,上呈天子。”李璟沉吟了半响,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牵连甚广,的确不是李璟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只能让朝廷主使了。他微微感到可惜,实际上第三策一劳永逸是最好,可惜的就是耗时太长。

  萧让不敢怠慢,赶紧应了下来,当场就草拟了一份文书,让李璟用了印,当夜就让人送到京师蔡京处。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宋末之乱臣贼子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