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下定决心
“北上,虽然是个机会,但也保不准是蜀军卖给我们的破绽,如果是的话……”
是的话又怎样?文聘想不到,文聘当然不知道此时魏延已经带着陈到,张翼等人带重兵来到了永安,打着偷袭南郡的大计。毕竟汉军从夷陵之战铩羽而归之后,就再也没在荆州出现,反倒是东吴的船经常在长江上游走,比起被季汉偷袭,文聘倒更担心东吴会不等谈判的结果,直接偷袭南郡。
虽然这么想,文聘还是比较谨慎,不太想贸然出兵。
“父亲,如果等到朝廷反应过来对我们下令,估计魏兴已经被攻破了。”
听到这句话,文聘一时间也无法反驳。就算季汉来得过于突然,但作为荆州守将,遇到敌军入侵不做反击,让敌军坐稳魏国半个荆州。如果说这一切都是诱敌深入还好,但问题是一旦汉军连魏兴郡也攻破的话,就真的是坐稳了荆北三郡了,其中新城郡还是当年被曹丕三郡合一的大郡,这对魏国绝对算得上不小的损失。
正面战场想要突破南乡郡进入上庸和魏兴实在困难,因为汉军把军队都部署在那个方向。不过换句话说,季汉的军队不比魏军多,一旦在一个方向部署了太多军队,另一个方向的军队就会不足。而如果把兵力尽数投入战场的话,季汉在关中的守军又会不足,那样魏军就会直接出潼关威逼长安了。
和上次北伐一样,季汉通过情报和计谋一时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季汉此时已经取得了胜利,汉军有自己的难处,魏军也有翻盘的可能。
根据情报,从汉中攻破上庸的军队一共也只有两万人。魏兴郡的西城也不是小城,申仪有五千兵马,想迅速攻破的话怎么说也要三到四倍的兵力。赵云的南乡郡虽然不好突破,但一旦魏军集结了足够的主力部队,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分析之后得出结论:魏军的胜利目标是在魏兴郡西城被攻破前集结主力部队攻破赵云驻防的南乡郡,而汉军的目标则是相反,利用汉中的两万兵马在魏军集结完毕前拿下魏兴,消除后顾之忧。
所以如果文聘按兵不动,眼看着汉军抽调上庸的驻军将魏兴郡一举攻破,就相当于延误战机。对于文聘来说,汉军的这次动向,既可能是故意做出上庸守军空虚的假象,引诱文聘出南郡后使之中计,又可能是在玩空城计,示敌以弱,利用文聘的谨慎让其错失战机。
战场上就是这样,有些时候,并不是你明察秋毫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有的时候,将领得不到情报,所面临的选择无论是选哪个都有可能中计。那么该如何选择,就需要将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利弊去衡量。
权衡利弊之后,文聘的决定是出兵。首先作为朝廷任命的荆州守将,在荆州遇袭时就算是没有准备,失去了城池,这有情可原。但在失去城池以后毫无作为,延误战机,这就是重罪。
而出兵有什么风险?如今东吴有心与魏国交好,有可能从谈判桌上拿回南郡,那他们为了南郡现在跟魏国撕破脸皮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汉军从永安出兵七八百里突袭南郡,那比东吴偷袭南郡的概率还小。仔细看一下地图,从永安到江陵和从江陵到上庸的距离实际上并不差多少,如果走水路的话倒是快一点,即使那样,只要在江陵留下大概五千守军,文聘并长江上游一路布下探船,那汉军无论以再快的速度出兵都无法攻下南郡。
总之,文聘下定了决心,一边对南郡江陵的防务做了一些部署,一边集齐一万五千大军,北上攻打上庸。
文聘从南郡出兵之际,赵兴和诸葛亮则带着汉中一路兵马的主力部队围困魏兴郡,但他们只围城而不攻城。申仪也是对魏国忠心耿耿,不靠强攻的手段一时间无法让他献城投降。
而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从蜀中传来。这是如今在永安等待时机的魏延通过无当飞军翻山越岭紧急传到魏兴的情报,接到这个消息后,诸葛亮也面露难色。
“这文聘也不是普通的武夫,如今江陵郡虽然只剩五千守军,但他在长江沿岸一路设了眼线。魏将军认为如果这时出兵,文聘会有充足的时间折返回去援救江陵,元隆你以为该如何?”
“很简单,文聘计划好了返回的时间,那么我们就把他留在这里,让他回不去就好了,这点丞相也早就想到了吧。”
没错,季汉的战略目标早就已经明确,廖立已经把诸葛瑾扣在了长安,这意味着诸葛瑾回东吴之时,也是孙刘两家彻底闹翻之日。朝内大臣早就分析过,因为关羽之仇,东吴不可能和一个明显强于自己的季汉保持联盟,所以闹翻也就闹翻了。而赵兴也早已指出,如果季汉要面对两个比自己更强的国家对自己的联手攻势,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先解除一方面的威胁。
迅速占领南郡,吞食荆州,甚至把东吴的老家江东也咬下一口,让东吴无法对季汉造成威胁,这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因此,南郡,江陵,他有着半个荆北也无法比拟的价值。而眼下就算新城,魏兴和南乡三郡都被季汉占据,在魏国和吴国的联手攻击下,不靠天堑去打遭遇战,以现在的季汉还拼不起。
也就是说,季汉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只有南郡这一个战略要地,如果能同时拿下新城等荆北数郡自然更好,但南郡永远是第一位的。文聘虽然料到了江陵可能遇袭,但他严重低估了季汉对南郡的渴望。
“不过,即便知道孙刘联盟不可继续,我还是多少有些留恋。”诸葛亮摇着羽扇,遥望着西城,缓缓地在营外踱着步子。“还记得当年赤壁之战时,先帝托我去东吴促成两家联盟,直到现在,有时我还妄想着两国能像当初约定的那样共抗曹魏。”
“丞相——”
“罢了,我自然知道二将军的仇是两家无法修复的,说到底,先帝第二次与东吴结盟并没有什么同盟之谊,无非是当时东吴失去了南郡,怕被曹丕一棒打死,所以需要季汉分担压力,而我先帝又需要孙权吸引曹丕的注意来进行北伐。”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