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人选

  建康,太极殿。

  刘义符刚一入殿,便被柱子上刻满了雕刻精细,栩栩如生的祥瑞图案所吸引。

  同一时间,一股难以形容清香扑面而来,刘义符侧目望去,方才看见那在冒有热气的香炉。

  在一众的熟人面孔中,以征虏将军入殿议事的刘义符显得尤为格格不入。

  军阵演练之后,刘裕与刘穆之、刘怀慎等一众文臣武将召集到太极殿内,商讨着留守事宜。

  “兄长,荣祖他…”

  “勿要再说了,我知他心意。”

  刘怀慎随驾回宫时,心中一直感到不安,偏偏此时又不方便去训斥刘荣祖。

  刘裕见刘怀慎脸色忧虑,又道:“若不是姨母,哪能有我今日。”

  “兄长。”

  “好了。”

  刘裕笑了笑,缓步来到御道中,扫视着左右心腹。

  左侧站的是刘穆之、张邵、傅亮、王弘、王球、谢晦等人。

  右侧刘怀慎、朱龄石、胡藩、蒯恩、刘荣祖、丁旿等人。

  “如今已近六月,夏际将至,今日我召你们来,除了去一观火药与车阵的成效,便是要议一议这留守后方之事。”

  刘裕说完,便看向了刘穆之。

  刘穆之看了眼身后一行人,思量了片刻,说道:“茂宗与倩玉乃是世子的参军、功曹,世子要随主公北上,他们二人得留守建康。”

  说着,张邵与王球作揖行了一礼。

  刘裕见他二人没有什么要说的,遂颔首应下。

  “宣明乃是主公之主簿,他追随您多年,晓悉军务,应随大军北上。”刘穆之不动声色说道。

  谢晦听得刘穆之允自己北征,一时惊诧。

  他本以为刘穆之不会放他走,腹稿都已打好,谁知对方已经允了。

  谢晦趁此欣喜之余,不由得以余光看向刘义符,他见后者也正在瞄着自己,顿时心领神会。

  其实谢晦与刘穆之在北伐姚秦前虽有了隔阂,可却不深。

  他下意识的以为,是刘义符在刘穆之前替自己美言,方才让后者答应的如此之快。

  谁能想到,刘穆之是看他处理内政不如军务,打算物尽其用罢了。

  谢晦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升迁,功绩不显只是其一,对功名利禄强烈渴望是其二。

  刘穆之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让刘裕使其担任主簿四年有余,为的就是磨练他的脾性。

  况且,太尉主簿,身为三公直属之一,官职已算中上。

  而即使如此,谢晦依然屡屡想要上进,自然是要惹的刘穆之不悦。

  让你修身养性,这么多年下来了,还是那副样子,刘穆之怎么可能对谢晦生有好感。

  像谢晦这样有大才且怀野心之人,身居高位,定然是要出事的。

  刘穆之点完谢晦后,又向说道。

  “主公,留守后方,应留下有才能的将领,我不懂排兵布阵,就将伯儿留下,如何?”

  刘穆之喜爱朱龄石,后者承蒙其厚爱,也向来对刘穆之言听计从。

  在石头城外,以朱龄石的性子,单为其弟朱超石请命,而不为自己,便能看出他与刘穆之是早已在私下做出决断。

  “伯儿?”

  “仆愿留守建康。”朱龄石轻声回应。

  “好。”

  众人又商讨了一会,一众文僚除了谢晦、颜延之、傅亮三人,大都留守在建康。

  而武僚这一列,则是以朱龄石为首的几位不太出众的将领。

  确定这文武僚属的调动后,刘穆之犹豫了会,说道。

  “世子北上,那,该由主公哪位郎君坐镇京师?”

  众人听刘穆之提及,脸色纷纷肃然起来。

  没人敢在刘裕大怒之后提起此事,众人都在等着刘穆之进言。

  “仆以为,该以长幼之序为重,令…令二郎坐镇京师。”

  排在末尾,一直不怎么出声的傅亮打破了沉默。

  众人哪能不懂这长幼有序的道理,只是他们心里都明白,刘裕的二子刘义真乃是纨绔子弟。

  若刘义真坐正建康时只顾着玩乐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他一时兴起,指点江山,纵使刘穆之能压住他,可光是闹闹,就已经让众人感到头疼了。

  “二郎年少不明事理,傅侍郎所言无误,可天下诸事,并不能一概为道理所论。”谢晦正色说道。

  墨守成规不可取,就说那司马懿的洛水之誓,便是打破了以往的道理,夺得了天下。

  在利益与权柄明前,什么纲常伦理,在此时都显得多么无力。

  刘义真是比刘义隆、刘义康年长,可年长就代表他有才能与德行吗?

  立长不立贤,那是在社稷安定时候的上策,要说立长,刘义真也不是长,立贤,刘义真是没有贤明的。

  在刘义符蜕变之前,谢晦与徐羡之、傅亮等人,都是看好三子刘义隆,可奈何刘裕不喜他。

  傅亮进言让刘义真坐镇建康,也是变相的试探刘裕的心意。

  “车士……”刘裕皱着眉,独自呢喃着。

  他是喜爱刘义真,可个人的喜好与国家大事相比之下,便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昨日孙氏虽然对刘裕斩钉截铁的说着刘义懂事了,可依照着刘义真以往的性子来看,最多也就三日。

  这北征之事,哪怕战事顺遂,一路攻伐,吞并关中,最少都要花费一年,三日的时间………………

  刘裕正思量着,刘义符却突兀的作揖道。

  “父亲,孩儿觉得,三弟可担当此任。”

  话音刚落,刘穆之、张邵、谢晦等人纷纷侧目看向了刘义符。

  众人都正在等着刘义符说出这句话,就如同先前刘穆之提起此事一般。

  有些话,不同的人说,意味也不同。

  臣属若是在君主的面前有意无意的拉踩其他子嗣,那都是大忌。

  刘义符见刘裕动容,又说道。

  “二弟一向是有…有点不着调,父亲让他担任留守的大事,与他,与国,都不利。”

  刘义符前几日才撞见刘义真干那龌龊之事,即使现在他加以改正,可刘裕让他坐守建康。

  刘穆之等人能放下心来,他是绝对放不下心,到时候随军出征,怕是要日日夜夜都寝食难安。

  对于三弟刘义隆,刘义符身为长子,自然是放心的。

  玄武门之变,对他来说,压根就不用担心。

  如今的局势,刘义符便是那身为长子的“李二”,刘义隆则是成为了二子的“李大”,而刘义真,则是成了“李四”。

  刘义符在几月之前,便早已料到当今的一幕,他打好了腹稿,遂继续道。

  “二弟三弟年差一岁,父亲择选留守人选,看的不是才能,而是心气与德行,要是论才能,儿与几位弟弟加在一起,都完全不及刘公十分之一,三弟年纪虽小,但他平日好读书,为人谦逊,遇事沉稳,孩儿觉得,三弟可堪此大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家父刘寄奴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