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列阵

  “咚!咚!咚!”

  校场处,鼓声震天动地,与刘义符一同坐着休息的士卒猛地起身,排成一道道队列。

  十人为一什,待什长清点人数后,再领着九人站入队中,由队主来清点人数。

  “李二狗!”

  “到!”

  “周伍!”

  “到!”

  “朱圆!朱圆?他人呢!!”

  队主高声质问那未到士卒的什长。

  “队主,他与我说肚子………”

  “操练缺一日,扣百钱!”

  南方无战事,但北伐在即,朝廷已征收粮食多日,即使朝廷有意控制,粮价也依然在逐渐上涨。

  接近一刻钟后,除了个别人,校场上集结近三千士兵,每一幢为千人,结成方阵。

  谢晦负手站在高台之上,挥动令旗,三个方阵开始变换阵型。

  刘义符毕竟年少,比不上这些精挑细选而出的士卒,他遂即上了台,站在台后方看着谢晦操练一军士卒。

  先是随着令旗摆动,不断排列阵法站位,有的士卒站错了位,在鞭策之下又迅速归位。

  谢晦命幢主自行演练,他则是来到刘义符身旁,问道。

  “世子在军中可还习惯。”

  台下的呐喊声阵阵传来,士卒开始换上器械,整齐划一开始挥舞兵器。

  “还算习惯,我想与他们一同操练,可以吗?”

  谢晦皱了皱眉,说道,“世子是想当一士卒,冲锋在前?”

  来军营,不说学习什么高大上的兵法,熟悉军务,才是为将者该做的,就以刘义符出身来讲,他注定是不用上战场杀敌的。

  “自古以弱胜强之战,少不了将领身先士卒,以此激励士气。况且,如果有一日真到了走投无路之地,退无可退时,倒不如拼死一搏。”

  这些话语从刘义符嘴中说出,让谢晦一时惊诧。

  他本以为刘义符只是一时心热,可对方却以长远的角度来说服自己。

  谢晦自身都难以与那些普通士卒感同身受,而往日被称为纨绔的刘义符不说能不能做到,光是这份心思,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世子随我来。”

  谢晦带着刘义符下了台,来到军阵侧方,命人取来甲胄,长枪,不管刘义符想要做什么,他也得从最基本的排兵布阵开始讲述。

  “北方各国以骑兵俯瞰天下,我晋朝立足于南方,因地势陡峭,多于丘岭,放牧蓄马艰难,因此马价高昂稀缺。”

  谢晦顿了顿又说道:“再者,中原流民与南人又不善骑术,如此一来,骑军不成规模,无法与北国骑军正面抗衡,要想应对铁骑冲阵,唯借助地势,结阵防守以待。”

  谢晦将长枪取过,双手持着,他将左腿跨出,以枪柄抵着地面,枪尖以斜角之势架起。

  “对付骑军,大多数步卒皆是以此架设长枪抵御,方阵前列设有两列甲士,持大盾抵御在前,后列士卒将长枪架在盾墙之上,再以少量骑军分布在大军左右翼,以防………………”

  …………

  时光飞逝,暮色降临,灶房之上,炊烟袅袅。

  屋内,张氏正吩咐厨子多备些肉食。

  “符儿可回来了?”

  “夫人莫担心了,世子有祥瑞所护,不过是往军营中走一走……”

  街口的变故让张氏难以忘怀,故而总是会胡思乱想。

  “娘?”

  刘惠媛见娘亲有些忧愁,挤着笑走到她身前,贴了上去。

  “饿了?”

  “嗯。”

  …………

  西院。

  刘义真手握炙烤成火红琵琶腿,大口大口的咬着,仿佛越吃越香,丝毫不在意嘴角的油脂,

  “不知大哥去那荒郊野岭,能吃上些什么。”

  在刘义真的眼中,刘义符此行过去,就是没苦硬吃。

  建康多好啊,他听旁人说,天底下没有比建康更好的地方,连长安都比不上。

  东吴的底子在,那些懂得治国之道的士大夫也在,比起经营地方,胡人就像是稚童邯郸学步。

  所以,治天下的依然还是士大夫,不论是北魏还是后秦,即使汉人在北方地位衰微,可国君却又不得不用。

  孙氏这些日子看开了许多,语气缓和道。

  “你不喜过苦日子,那就好好读书,看看你三弟是怎做的。”

  “他都要读成书呆子,太无趣,太枯燥了,孩儿为何要学他?”

  听着,孙氏那怒气开始聚集,“不肯练武,又不愿从文,难不成往后就指望着那一千封户,过一生?”

  刘义真义正言辞的回道,“一千户够孩儿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娘问你是为这些吗,你能告诉娘,你的志向在哪里?”

  “大哥只要还在一日,怎轮得到儿?娘还不如让儿……”

  “在说些什么呢?”

  刘裕推开了门,走进屋内。

  “夫…夫君来了。”

  原先还满脸忧愁的孙氏急忙起身,快步走到刘裕身旁,为其脱去外衣。

  “还能说些什么,妾身正忧着呢。”

  孙氏挽着刘裕的臂膀来到桌边坐下,将先前说的倾诉给他听。

  “车士年纪还小,你担心的再多,有何用?”

  刘裕从来不将所谓的志向当回事,他在刘义真这个年纪时,也就是个大头娃,不是在田野里忙农,就是在河边打渔,哪来什么志向。

  “想当年……”

  “有几人都能似夫君这般…………”

  “汉高祖四十有八,仅用八年而平天下,吾不及也。”

  孙氏见刘裕说的极为认真,笑了笑,嗔道,“那妾身想问问,似汉高祖这般人物,天下可有第二人?”

  当她问出这话时,刘裕会心一笑,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总拿那凤毛麟角的例子来标榜己身,完全就是幻想,人各有志。

  “谢家那位美鬓郎,你该是听过的,极有文采,我不懂诗词,却常听属僚进言,称其整日夸夸其谈,自视甚高,治理一县尚不从心,却总想参与朝政大事,你说说,他的志向足够高远吗?”

  “自然高远。”

  “如果你是我,会重用他吗?”

  “妾…妾身不会。”

  刘裕笑道,“不说帝王家,百姓家中出了败家子,那也是灾祸降临之兆,更何况是万万百姓所在之国家。”

  哪怕是个傻子,都明白这话中之意,孙氏看着眼神清澈的刘义真,轻叹一声道,“是妾身错了。”

  “知错就好。”

  “娘,爹,孩儿吃饱了。”

  刘义真见气氛有些不对,向来比较识时务的他,用袖口擦了擦嘴,小跑出了屋。

  “慢些。”

  “知道了。”

  等屋门嘎吱一声关上。

  粗壮的臂膀搂过双肩,孙氏脸上闪过一抹绯红。

  屋外,细雨绵绵打在屋瓦之上,在这春雨的滋润下,院角处的枯树枝干上,嫩叶从中而生。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家父刘寄奴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