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与丁解一路闲谈,回到了济民堂。
在此过程中,李默了解到许多曾经不知道的东西,极大的增长了见识和阅历。
待回到济民堂后,丁解将出诊时所发生的事,在前堂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济民堂的人当即便带着赃物,前往乡约衙门报官。
这种事显然不是一两次了。
吃完朝食后,李默很快又跟着另一位师兄前往了石寨。
因为石寨的路程较远,出诊再回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未时,夕阳下的二人只能打开油纸伞埋头赶路,直到夜里才回到镇上。
“好累。”
李默躺在床上,一动不想动。
他对于自己第一天作为游方郎中的生活感到格外充实,这的确极大增加了他的见识阅历。
不过想到今天的收获,李默又不由得兴奋起来。
于是他翻身从床上坐起,仔细地数了数身上的碎银,距离把小蔓明媒正娶回来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他竟是捂着被子在床上打了一个滚儿,这才笑着长出了一口气。
将碎银子小心翼翼收好后,李默又取出了《三合剑法》,仔细阅读起来。
果然如丁解所说。
所谓的武功,本质上就是强身健体与杀人技。
首先是强身健体部分。
《三合剑法》注重身法的灵活飘逸,书上一共记载了三种强身方法,首先为纵身跃,其次是后移闪,最后是左右摆,修行者需不断练习这三种身法,将呼吸节奏调整至最佳,日积月累之下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身法的灵活度将远超常人。
其次是杀人技。
《三合剑法》上标注了人体的各处关节、脏器、穴位、弱点,以此为基础介绍了三十六种剑招姿势,十二种为致命剑招,十二种为破敌剑招,十二种为防守剑招,这些单一的剑招需要根据经验,灵活组合、相互搭配,攻守兼备。
然后是武功境界。
《三合剑法》将习武之人分为了三个等级,分别为三流高手、二流高手、一流高手。
首先是三流高手,以普通捕快衙役的标准,仅注重强身健体,杀人技招式处于死记硬背阶段,对付普通人不在话下,遇到真正的亡命之徒很可能会方寸大乱。
其次是二流高手,身法力气打磨强悍,可灵活运用各种招式组合,掌握几种拿手绝活,将煞气与直觉结合,身体拥有战斗本能。
至于一流高手,书中只有一句介绍,那就是掌握内力。
最后是江湖经验篇。
《三合剑法》上还讲述了一些治疗跌打损伤、制毒解毒、暗器陷阱、止血保命等江湖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轻易不与人结怨,迫不得已时尽可能要以多打少,出手必要斩草除根。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
“谁啊?”
“我,王盼。”
李默给王盼打开门,小胖子进屋后一脸羡慕道:“当游方郎中好玩吗?”
“嗯,比天天在这里好玩多了。”
听到李默这般说,王盼更加羡慕了。
“真羡慕你啊,不过托你的福,今天我拿着你带回来的赃物报官后,偷偷地溜回家一趟,我堂姐来了,还拿来一些蜜枣。”
“哇!”
面对王盼分享的蜜枣,李默倍感惊喜,拿起一颗在口中咀嚼,顿时露出满足的表情。
这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这可算是一辈子也吃不到几次的奢侈品。
王盼见此,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对了,再过两天就是花朝节了,你打算去哪里踏青?”
花朝是中原各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来说济民堂也会放两天的假。
而说起花朝,李默不由得想到了赵思蔓,想到了两人之前约定好在河神庙踏青,便脱口而出道:“河神庙大滩那边,你呢?”
“我们一起!”
“好!”
双方约定好后,王盼便笑呵呵地离开了,并将蜜枣都留给了李默。
第二天。
李默跟着济民堂的师兄们出诊了三次,又是充实的一天,回到济民堂后,便被告知后天花朝节,从明天起放假两天,可自由安排时间。
入夜。
李默一个人在屋内专心学习。
虽然所需学习的基础药性、药理内容变少了,但实践经验却在逐渐增多,譬如《三合剑法》上记载的各种伤势,他必须要仔细研究后,结合各种医书给出相应经验总结出救治之法。
一直到深夜,李默才沉沉睡去,但他所期盼的飘渺梦境并未出现。
第二天醒来后,李默并未因此感到失望,他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早早起床后,李默来到师傅门前请安,顺便将自己这两天来所积累的疑问诉说了一遍。
济民堂静悄悄的,众人都已经离开。
张栋梁对于李默的疑问一一解答后,开始有意地传授他一些独门见解,不知不觉已经巳时,到了朝食的时间。
“为师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束发之年了,既然你的父母都已经不在,身边也没有其他亲人,那便由为师替代你的父母,为你束发成童吧。”
张栋梁起身道:“跟我来。”
李默闻言,不明所以,但还是心怀感恩,跟在了张大夫身后。
两人先是吃了朝食,张栋梁竟是一口气点了二十个包子,又点了两碗清汤面,示意李默多吃些。
这顿朝食足足花了张大夫七十文钱,两人吃得不亦乐乎,李默心中无比感激,他终于彻底吃饱了一次。
吃饱喝足后,就当李默准备回到药房时,却被张大夫叫住。
“急什么?”
李默愣住,随即在张栋梁的带领下来到衣坊。
一名膀大腰圆的妇人主动走上前,对李默的身子测量了一番后,与张栋梁笑着交谈起来。
“张大夫,这位公子的身子骨可真俊,只要好好打扮一下,准保以后能够迷死镇上的姑娘!”
“嗯,就按照他的尺寸,来一套绸缎面料的衣衫,皮料的步靴吧。”
“好嘞!”
女红笑着离开,李默却变了脸色。
布匹面料,可分为锦、绫、绸、缎四个等级,之后是上不得台面的粗布、麻布。
其中的差距,在于丝麻品质和占比工艺。
华安镇只是偏僻小镇,能够穿得起绸缎面料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都是粗布、麻布衣服,甚至还会打着层层补丁,许多贫苦人家甚至一年到头都只有一身衣服。
而这一身绸缎衣服、皮靴所需的银两,根本不是李默能够承受的。
片刻后。
张大夫看着面前穿上了青蓝华贵绸缎衫,黑皮行云履的李默,朝气蓬勃地站在自己面前,苍老的脸颊上顿时流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好!好!”
“待公子弱冠之年后,再配以贵帽,那就更好了。”
妇人不断吹捧,张栋梁满意笑道:“多少银子?“
“一共十两。“
李默表情僵住,苦涩道:“不知可否便宜些……”
张栋却梁阻止了李默,平静地掏出了银子,随后将一旁呆滞的李默带走,两人一同回到了济民堂。
“束发之后,即为成童,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张栋梁示意李默坐在铜镜前,亲手解开李默的总角,悉心篦头后,取来一只竹簪,一边为李默仔细讲解束发技巧,一边为李默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束发。
这本该是由父母完成的礼仪,今日则由师傅代劳了。
“师傅。“
李默看着铜镜中犹如焕发新生的自己,当他再看向张栋梁时已经泪眼朦胧。
张栋梁笑道:“为师并非安北郡之人,只是七年前奉诏来此教化百姓、悬壶济世,如今此地在大乾国治下,百姓民风淳朴向善,为师也年事渐高,力不从心,本想再坚持两年,待这里后继有人再走,没想到你外愚内秀,提早出师,帮为师解除了后顾之忧,所以为师准备端午后便离开这里,从此安享晚年了。“
李默虽然舍不得老师离开,但也不能阻止老师安享晚年。
张栋梁叮嘱道:“你日后一定要谨遵圣谕,造福一方,切不可失了本心,知道了吗?“
“是,师傅!“
接下来张栋梁开始讲述他在安北郡之外的一些往事,许多都有关于那位乾元圣君的传说。
李默专注倾听。
他心中原本只是一个符号的乾元圣君,在张大夫的徐徐讲述下,似乎渐渐活了过来,让他对于这位活了至少两千余年的在世圣君充满了憧憬、崇敬。
……
花朝前夜,各地会举办夜市。
李默在华安镇的夜市中走着,他先是豪掷八百文钱,为赵思蔓买了一身粗麻布衣,随后又买了一些炒豆子、麦芽糖,最后停留在了一个卖簪子的摊位前。
李默看着摊位上琳琅满目的簪子,顿时呆住了。
摊主是一位老妇,似乎看出了李默的窘迫,赶忙笑着询问。
“公子可是要买一支簪钗,送给心爱之人?“
李默闻言,顿时脸红,却还是点了点头。
这名老妇身旁,还跟着两个孩童,一男一女,似乎是她的孙子、孙女,调皮地玩耍。
见李默如此,老妇笑着介绍道:“那就对了,我这里都是女子的装饰之物,根据材质工艺不同,可分为笄、簪、钗、步摇等不同的款式……”
李默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所谓笄,可以理解为最简单的簪钗,往往是由一根好看树枝、一块骨头打磨而成,价格也最便宜。
而簪则是相对华丽的装饰物,一般由金玉制成,也有香木、象牙、犀角等材质,搭配宝石装饰。
钗则可以理解为两个簪子。
最华丽的步摇,则堪称奢靡,乃是簪上挂有流苏、翅饰,走路摇摆,一步一摇,荧光闪耀,故为步摇。
李默思索后,花费八文钱,为小蔓买了一根简单的木笄。
手持木笄,李默正要离去,却又想到自己从未见过母亲生在在发髻上戴过饰品,心中顿感思念,便停下脚步道:“要两根。“
老妇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却还是礼貌地又为李默递来了一根木笄。
李默见到老妇神情异样,这才反应过来,知道对方是误会了,赶忙结巴地解释了一番。
“这根是送给我母亲的。”
老妇顿时笑道:“原来如此,难得你的孝心。”
随即老妇又看向自己的孙子、孙女,一脸慈祥道:“以后你们也要像这位叔叔一样有孝心,知道了吗?”
“知道了,奶奶。”
“嗯,等我长大以后,一定送奶奶一个最好看的步摇。”
听着对方竟然让两个小孩儿叫自己叔叔,李默稍稍有些不适应,想到很可能是因为自己这身新衣服,于是他支付了购买这根木笄所需的八文钱后快步离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