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了命运的节点,心情复杂的你,这次没有找锦衣卫举报,而是灰溜溜地去了驿站……】
【“哟!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你在驿站见到了独自负气切割的师父丁副学正……他虽然早先和你做了切割,表示要返回老家,但他毕竟是你师父,两年多的相处下来,他早已与你建立了不浅的感情,是以一直对你抱有幻想。】
【在他想来,你再怎么神童,也终究是个五岁的娃娃,所以纵使一时负气要去举报黑暗之事,也不过只是一时热血罢了,等你热血凉透,自然会垂头丧气地来找他认错!】
【所以他其实还在驿站等你,若你迟迟不来认错,他再彻底切割也不迟……】
【凭心而论,假如你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小娃娃,那他此番猜测的还真没问题,小娃娃碰了壁,当然会哭着找大人认错。】
【可惜你不正常……所以在上一条支线剧情中,不仅他的等待成了泡影,最后他还被抽陀螺抽上瘾的你给顺带赏了一顿铜头皮带,并且丢进大牢关押,简直惨得不能再惨了……】
【不过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看着师父一脸“早有所料”的得意笑容,你心中一叹:罢了,上回当了爷爷,这回就当一当孙子吧……】
【于是你“痛改前非”,满脸失落与无助,一把抓住师父大腿,委屈大哭:师父!我错了,求求你别切割啊!】
【“弟子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你鼻涕眼泪的糊了他一腿,看得他嘴角直抽……不过你毕竟是他教了两年多的徒弟,既有感情,又有利益牵扯,所以他还是忍了……】
【面对一棵前途无量的摇钱树,他还能怎么样呢?】
【whatcanisay?】
【那当然是选择原谅你了!】
【于是乎,一师一徒宛如三打白骨精后重归于好的唐僧师徒,情景之感人,实在令外人感慨……】
【……】
【此后,你们便坐马车返回了陕北老家,继续日常学习,以待下次乡试,仿佛中间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你的父母在得知你落榜之后,虽然也有那么一点小失望,但他们也没有太过在意,毕竟你已经是名震一方的神童了,未来名利一样都不会少……做父母的,还能对你有什么苛责呢?疼爱还来不及呢!】
【世上终究是正常父母多,像方仲永的那种贵物亲爹,那才是稀罕货……】
【而在父母等人之外,还有一群人也对你进行了由衷的安慰与鼓励……他们是闯贼!】
【上回李来亨果然没扯谎,他确实没想过要不利于你,所谓的“必须今年考中举人,然后刺杀陕西布政使”之言,也不过是过你的一种试探。】
【当你落榜的消息传开后,他们不仅没有上门行凶的意思,反而是笑着鼓励你:这回不中,下回必中!】
【“你这娃子,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文曲星下凡,天生的星宿老爷!”】
【扛着锄头的李来亨冲你笑道:“就凭你是闯王的同乡,俺就看好你!咱这陕北荒地一向都只出粗人,往后若能再出个文曲星老爷,那真是天大的好事哩!”】
【是吗?】
【听着他的鼓励,你心底有些疑惑:闯贼不是反明吗?怎么又支持自己中举了去当官?】
【左想右想也想不通,你索性不想了:管他呢!就不许老年人盼着后辈有前途吗?】
【一切鼓励,你受着便是!】
【于是在他们的鼓励下,你越加发奋图强,打算在三年后的乡试上凭自己的力量再次考中举人,走上梦寐以求的官途。】
【但这条路却又注定没那么好走……】
【……】
【崇祯四十八年八月,西元1675年,农历乙卯年,陕西乡试正科开考,五岁的你不幸落榜。】
【崇祯五十一年八月,西元1678年,农历戊午年,又逢陕西乡试正科开考,八岁的你再次参考!】
【这一次,你勤奋学习了整整三年,并把往年乡试卷题进行专项练习……上次考试时,你其实就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短板,所以你这次尽力补上了这些短板。】
【他很自信:即便没有那把剑,我照样能歼灭……呸!是即便不靠那冥冥之中的神妙辅助,我照样能考上举人!】
【你没有吹嘘,因为确实有这份实力,于是八月时,你再次在师父的陪同下前往了西安府,剑指举人功名!】
【而这一次,你们又在考场门前遇见了那个门吏……】
【“哟!这不是当年的小神童吗?今年又来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你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了,门吏一眼就认出了你,于是笑道:“听说上次你没考上,我心里还怪遗憾的……”】
【你面色不变,心头却冷笑:遗憾?怕是心里乐开了花吧!】
【一个举人名头卖十万两,自己的功名八成就是被他卖了……】
【“对了,这次买不买?还是十万两!”】
【说着,他低声笑道:“买了必中……”】
【“不买!”】
【你平静地迈出了步伐,在门吏愕然的注视下,你又一次走进了考场……】
【当卷子发下来后,你很快露出一抹轻松的笑意:稳了!】
【这回的试题虽然并不比上回更简单,但你也不再是那个赶鸭子上架的小娃娃了,八岁的你足以凭自己的能力去考中一个举人!】
【成竹在胸的你,缓缓动起了笔……】
【但,你又一次失算了。】
【当考试结束后放榜那天,自信的你从早等到晚,却还是没有等到那声“捷报贵府老爷周讳良……”】
【客栈夜晚的烛火中,你的师父清楚地看到了你脸上的狰狞……】
【次日,你再次来到西安知府衙门,找吏员查卷子:你不相信自己没中!】
【而调查的结果也正如你所料:吏员调出的那张落榜卷子,依旧不是你的……】
【“良啊……”】
【看完了全程的师父,忍不住开口了:“运气不好而已,咱们下次再来……为师就不信了,有一有二,难道还有三不成?!”】
【听着师父的安慰,你面容苦涩:三?怕是真的有吧……】
【你心里已经埋下了阴霾。】
【但你还是选择继续努力,以备战下一次乡试,毕竟你已经拿命和陕西官场对爆过了,那种爽局你也已经打过了,当爷爷当爽了!】
【所以如今这条支线,你本来就是奔着当孙子来的,艰难与困苦,你早已有所准备……】
【“师父,我们回家吧……”】
【“嗯嗯!良下次一定能中!师父相信你!”】
【……】
【崇祯五十一年,西元1678年,农历戊午年,八岁的你第二次乡试落榜!】
【崇祯五十四年八月,西元1681年,农历辛酉年,又值陕西乡试正科,十一岁的你第三次参考乡试!】
【这一次,你又准备了三年,比之上次,你的各项学识与应试手段更加老练。】
【临行前,你甚至拜访过陕北的一位老举人,请他指教你的文彩……老举人试后,明确表示你的水平已经比他还高了,中举一点问题也没有,若发挥好了,解元也可摘得!】
【于是,重拾信心的你再次踏上了前往西安府应试的老路,这一回师父没有再陪你一起去,因为十一岁的你已经能独立应对途中的所有事情了。】
【而等你坐马车抵达了西安考场后,不出所料地,你再次见到了那名门吏……】
【“哟!第三回了,还是不肯买吗?”】
【门吏笑了。】
【“不买!”】
【你冷冷一声,而后大步走进了考场……】
【其实你早就看清了,这举人能不能考中和你卷子做得怎么样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你肯给钱,那怕你大字不识一个,这帮人也要把你抬到举人的位置上去!】
【可若是你死硬着不给钱的话,那你能否考中,就得听天由命碰运气了……】
【不过,你一没有十万两银子,二则有也不想给……你就想看看,这帮人到底能把你按下去几回!】
【铁头娃,就是头铁!】
【很好!于是你不出所料地再次落榜了……】
【又到了放榜那天,又一次从早等到晚,沉默的你依旧没有等来那声“捷报贵府老爷周讳良……”】
【……】
【老子这辈子就跟你们杠上了!】
【红着眼睛的你,继续回家复习,然后等待三年一次的乡试……】
【崇祯五十四年,西元1681年,农历辛酉年,十一岁的你第三次乡试落榜!】
【崇祯五十七年,西元1684年,农历甲子年,又值陕西乡试正科,你在师父和家人及闯贼们复杂的目光中,又双叕一次背上了行囊,离开了家乡……】
【这一年你十四岁,这也是你第四次参考乡试。】
【哟,来了老弟!】
【门口依旧是那位门吏,不过距离当初第一次相遇之时,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年了,所以当年还算中年人的他,如今早已鬓角斑白。】
【他这回依旧笑问:“你还是不肯掏钱吗?说实话,十万两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多,你找你们知府借借不就行了!反正你是天才,未来前途无量,你若求他借钱,他真的会给你借的……”】
【“不借,不买!”】
【你闷头进门。】
【“你这小子真是……”】
【……】
【崇祯五十七年,西元1684年,农历甲子年,十四岁的你不出意料地再次落榜……】
【崇祯六十年,西元1687年,农历丁卯年,十七岁的你又考又败,第五次名落孙山。】
【崇祯六十三年,西元1690年,农历庚午年,二十岁的你又双叕没中举,第六次名落孙山。】
【崇祯六十六年……】
【……】
【崇祯七十二年,西元1699年,农历己卯年,二十九岁的你第九次参考陕西乡试正科!】
【这又是一个兔年,但它距离你第一次参考,已经过去了足足二十四年了……】
【这二十四年以来,原本对你无限期待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闯贼不再说你是文曲星,师父也不再指望你能给他摇下多少银子来,就连父母也觉得:“娃啊,你着相了!”】
【他们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头铁,既然考不上,那不考不就行吗?反正你这个秀才公的含金量也很高了,家里也不缺钱用……他们也想让你成家立业,生些儿女传宗接代,好延续周家香火。】
【可是你全然拒绝了这些,既不去谋生,也不想结婚,只一门心思地扑在四书五经的框框里,整日写着枯燥乏味的八股文……】
【“我一定能中!”】
【中举早已成为了你的执念!】
【以至于当那期待已久的喜报之声真的传到你耳边时,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一声锣响!】
【“捷报贵府老爷周讳良,高中陕西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听着门外那声激昂的报喜,你咧开嘴了,不觉傻笑了一声……】
【“噫!好!我中了!”】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