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晴听到谢珏骂她乞丐,冷着脸对他说道,“我有家,我不是乞丐!”
“看你的穷酸样,你就是乞丐,臭乞丐!”
谢夫人连忙拉着他,谢椽却走过来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
“这是你妹妹,以后再乱说看我还打不打你!”
谢珏不可思议的看着谢椽,长这么大这还是他第一次挨打。
谢夫人本来劝着谢珏,见他挨打将他护在了身后,压低了声音说道:
“你好好说话,好端端的打孩子做甚?”
此时谢椽彻底绷不住,大哭着说道:
“我这可怜的妹妹还没有下葬,珏儿就在她的灵前骂晴儿,晴儿不就是不被父亲喜欢,还遇到个糊涂的娘,如今她娘也死了,以后是不是更加任人欺辱?!”
“我糊涂的妹妹啊,晴儿怎的就这么命苦?”
谢夫人闻言连忙劝他,“这都是命啊,当时妹妹不听劝,后来和离了还不回家里住!
这要不是她离世,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晴儿被她送了人!”
谢椽闻言哭的更痛,刘嬷嬷却翻开供桌上的白布伸手将俞晴从桌子底下捞出。
“哎呦,小小姐啊,您吃什么不好,怎的吃供桌上的东西?”
她说着就夺去俞晴手里的鸡腿,俞晴却躲闪着,另一只手指着谢椽:
“他说的,磕完头就有吃的!”
谢椽擦干眼泪走过来,“走,晴儿,舅舅带你去吃京城最好的饭菜!”
谢夫人闻言连忙阻止,“你将晴儿这样带出去,若是被人看到,她以后还怎样嫁人?”
“那你说怎么办?”
“先把孩子洗干净了喂饱,将养些时候再对外说霜儿过世,咱们把晴儿接回府里养着!”
谢椽叹气,这样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谁知给俞晴洗澡时,几个嬷嬷帮她褪去身上衣物,看到她腰间系着一块布条想要解开,她却死命的捂着不愿松手。
谢夫人听到里间动静连忙走了进来,问明缘由后对着俞晴说道:
“乖孩子,这几个婆子帮你洗干净咱们才能穿好看的衣服不是?
来,舅母帮你解开,待你洗完了还将这个布条还你!”
俞晴睁着大大的眼睛问她:“当真?”
谢夫人点头,她慢慢的松手,谢夫人轻轻的解开她腰间布条的瞬间,一块莹白的玉石掉了出来。
她捡起来看了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谢椽听见声音跑到门口问发生了何事,一个嬷嬷将玉兔形状的玉髓拿出去给了谢椽,他用手指不停的摩挲着蹲坐在了地上。
谢夫人则是亲自看着几个嬷嬷帮俞晴清洗身上的污垢,一盆盆的清水端进来,变成一盆盆的污水再被端了出去。
有个嬷嬷见她身上污垢太多忍不住干呕,素来宽和的谢夫人却冷了脸吩咐道:
“将她打二十大板发卖,她家里的几人也不要放过!”
那嬷嬷不住的求饶,出门时跪在谢椽身边将头磕破,他却还是摇手让人将她拉了出去。
其他下人见此情形,一个个的都低了头,生怕再出一点纰漏。
待俞晴被清洗干净,换上宽大的藕粉色丝绸小袄,谢椽将挂在纯金项圈上的玉兔挂在她的脖子上。
他仔细的看了,将俞晴拉进怀里,哽咽着说道:“乖晴儿,从今天起,舅舅不再让你受一点委屈!”
俞晴当天被留在前街的铺子里,只因为谢瑔丧女心痛一病不起,谢椽怕猛然将她带回惹谢瑔更加伤心。
当夜,谢椽宿在谢夫人屋里,她双眼通红的帮他换下外出的衣服。
谢椽沉默的将她拉进怀里说道:“你今天处理了那婆子,做的很好!”
谢夫人闻言瞬间红了眼圈,“我是见不得那枚玉兔,这还是咱们两个在晴儿满月时一起从库房里挑的!
那时候的晴儿粉雕玉琢的像个水晶娃娃,再看她如今模样,她是受了多大罪才成了今天这样?”
谢椽将她紧紧的搂在怀里,肩膀不停的抖动。
又过了几日,谢霜停灵七日,下葬时俞晴浑身穿白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
此时的她虽然瘦弱却每顿饭都被仔细的将养着,脸上多了一丝红润。
谢珏却不满的看着她骂道:“死乞丐,我父母都被你抢走了,看我回去怎样收拾你!”
俞晴并不多言,今日早上吃的蛋羹十分顺滑,她虽不敢多吃却仔细记着那个滋味,只觉得好吃的紧。
谢珏见她并不言语以为是她怕了自己,沉默半晌说道:
“母亲说你是我妹妹,以后我罩着你,但是你不许再抢我的父亲母亲!”
俞晴嫌他聒噪,抬眼看着他,“你先护好你自己吧,大胖子!”
谢珏气的跺脚,丢掉灵幡就要去和俞晴扭打在一起。
谢椽见状揉了揉眉心,这两个孩子到了一起就要打闹让他心烦不已。
见谢珏马上就要碰到俞晴的衣角,他伸出手一把将他拉回,把灵幡放到他的手里,威胁道:
“你再丢掉这个灵幡,为父罚你一个月没有肉吃!”
谢珏闻言憋憋嘴就要哭出声来,谢椽指着他的鼻尖说道:
“若是敢哭,从今日开始!”
他只得硬生生憋回去,俞晴看着他可怜兮兮的模样,有些羡慕他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像高山一样,虽然让人不敢轻易抬头仰望,却总是用他强有力的气势让人如此心安。
出了城,来到距京城十几里的五里山,俞晴站在谢霜的墓地向四处张望,这里芳草萋萋,不时有好听的鸟鸣传来。
这是她第一次登上这么高的山,第一次被这么多草木包围,于是她觉得这个地方好极了。
下山的时候,她看到一处平地便记了下来,待她日后站稳脚跟便用她带回谢府的一件旧衣为钱氏做了衣冠冢。
此乃后话。
话说回来,俞晴陷入旧时的梦境里,不时的喊着母亲。
俞思霜和郑媛儿见她如此都没了主意,连忙派人回于府请来郑氏。
见俞晴高热不断,曹大医也束手无策,几副汤药下去仍不见起色。
无奈间,郑氏派人拿着她的帖子去太医院求久不出山的老院正。
谁知包括新任院正在内,几位颇有名气的太医竟都陆续赶来。
而几位大医一番斟酌,给出的结论却都是与曹大医一致,皆是风寒所致。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