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两不误

  甘老头摸摸脑袋像个孩子似的笑道:“我破产了是不是就不还钱了?你不是白费了么?”

  宋湉心想这老头也挺实在,一味第担心还不上钱,想必上次借崔田生的银子吓怕了,宋湉有一颗劫富济贫的心怎会担心他还不上呢,笑道:“我那个时候已经发大财了!已经不在乎这一丁点银子了!”甘老头笑笑算是同意了。宋湉也放下心来,这扶贫工作总算走出了第一步。

  市场热热闹闹的,一对卖鱼苗的夫妻在一角落低头说着什么,然后夫妻两人笑嘻嘻地走到宋湉和甘老头面前,一把抓住宋湉袖子便叫恩公。

  “这可巧了,在这里碰见恩公,真乃三生有幸。我是一个粗人,叫李学优,上回你救我一双儿女,感激不尽。请受在下一拜。”说罢跪地上磕头就拜。

  宋湉赶紧将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扶起:“使不得,使不得!”

  中年男子指着甘老头问道:“这位是令伯父吗?”

  宋湉笑道:“好友,甘祥!甘庄岭人士!”

  “对,甘翁,一些日子不见了,差点认不出来了。说罢伸出手和甘翁握手。

  “适才看见你们在选购鱼苗,购买鱼苗之事尽管落在在下李某人身上就是,我家原本就是做鱼苗生意的。不过是为农民们挑送鱼苗而已。原本打算过些日子,卖完鱼苗后便去贵府拜见恩公。今日不想在这里遇见你了,还请恩公移步至鄙舍小坐。”

  甘老头笑道:“小兄弟,你尽管去就是,老夫就在市场等你!”

  李学优道:“甘翁你也不用客气,不妨一起去坐坐。”

  甘老头笑道:“宋公子也是我的恩公。你们尽管去就是,老夫要去亲戚家走走!”

  见甘老头有事儿,夫妻两个也不强求,领着宋湉到家里去。他家在市场不远处郊外一个小山上,放眼望去,田园风景尽收眼底,从这里还可以看见宋湉的稻田,水塘。他家也有几间瓦房,虽然算不上富裕,倒也不至于贫穷,还有个园圃,里面放养一些鸭子。

  不一会儿便上茶了。茶毕,李学优道:“在下听贤侄说你乐耕于垄亩之间,在下甚是钦佩!不过以在下愚见学而优仕是读书人应有的选择!”

  宋湉微微一笑,不是自己不想上学读书,而是没有学堂可去。这里又不是实行九年级义务教育,随便找个学习就可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对于贫穷的孩子这年代在这里读书都是一种奢望。

  李学优道:“在下听贤侄说你也是贫寒之士,令尊仙逝多年,令尊与在下有些交情。恩公的困难便是在下的困难,至于读书学费,恩公自然无需担心。”

  宋湉道:“你家也非富裕之家,一年束脩虽说不多,也要二两银子,令郎、令爱都尚在幼年,每年开销也不是小数。”

  李学优笑道:“公子见外了!这两年来在下倒是收入比往年要多些,特别是今年,亲朋好友寻找我购买鱼苗的、卖鸭子的、都尽往我家跑,银子也比往年多了些,家中开销绰绰有余,舅舅如今已然去京城谋职,家中安排妥当,已请了两名先生教书,一位教开蒙学生,另外一位是教十三四岁以上年纪的学生。每户提供束脩不过一两银子。其余由舅舅家补贴。公子若是不嫌弃这里鄙陋尽管来此!中午在我家就餐,贱内在家无事不过是照看小儿。老师虽说不上顶级名士,也是宿儒。听说经济学问还是有的。”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熟悉的声音闪了进来,宋湉一看就是李沐阳这厮,他一见李学优便叫:“叔!”李沐阳笑道:“宋公子你意下如何?”

  宋湉拍了李沐阳肩膀道:“你这个促狭鬼,尽耍弄我!”

  李沐阳一本正真地道:“我是替你在堂叔面前略微提了提而已。你那些稻田养鱼我都视察过来,农田这些粗事儿甘老爷愿意为你效劳。秋收季节打了稻谷,鱼池卖了鱼儿,给点谷物或者钱财酬劳甘老。你就一心一意读书写文章多好!”

  李沐阳说罢又将老甘呼来,老甘点点头,道:“公子你放心,我老甘虽然一把老骨头了,农田耕作比三四十岁壮汉不会差。快的话一天收割一亩地不在话下。”

  宋湉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农田之事虽你老甘能工巧匠,我宋某人原本也要耕作提高农田产量,这样吧,若是在忙季,老甘就来帮衬则个,我每天来这里读书做文章,下午放学去田边管理农田。”

  一行人就这样说定了,李沐阳高兴的不得了,李学优留着几人吃了中饭,瓜果茶水招待周到,又要打发一摞子东西,李沐阳笑道:“堂叔,这些东西原本公子也不会要,以后你就包了公子中饭!”

  李学优点头答应。伯父宋翔英听了提了一些礼品去李学优家去感恩,李学优道:“大哥,你这就见外了,一则令弟小时候原本与我有些交情,再者你侄子宋湉还救了我家平儿,我还没上你家谢恩,你倒是提着东西来看我,受之有愧。”说罢又打发宋翔英一只鸭子,一块青布。两人扯了半天,后来宋翔英接了那只鸭子和农家的生姜。瓜果等物,至于那件布匹他死活不受,说道:“原本是给你送些微薄之物作为侄子束脩之用,今日反而还得你许多东西。”李学优留着宋翔英吃了中午饭才打发他回去。

  宋湉自此天天在李家小学堂读书学习,虽说这里读书学生不多,但总的来说比龙山学堂不差,因为这里学生宋湉还算大的,虽然李家有两个十六七岁的学生,但为人老实本分,没人欺负不说,读书识字无人打扰,也无需给沈思桓做陪练。老师虽说不是一流,但对于作文也是相当棒的。而且这里离家较近,宋湉早上七点钟吃了早饭,七点半就可以赶到李家学堂,下午申时放学,回家自己还可以去田间走一走,做点田地之农事,傍晚洗脚上田,回家自己弄点晚饭,夜里继续刻苦读书。

  凡事有大江河流,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比赛,龙舟队一般五至七支队伍,依兰每年端阳节龙舟竞赛是六支队伍。城内两支队伍,其余各地区共组建四肢队伍,城内队伍分别为龙山队和虎山队,兰江从依兰城市穿过,北边的支流为泔水,从石头亭子下面穿过,甘庄岭、白茅滩、平阳甸、清泰村等9个村庄在泔水北面。他们组建甘庄支队,另外三支队伍分别是东西南面三个方向的队伍。分别有东面下马村一带的马队,西面多山林,其中竹林占据主要部分,包括毛竹村,楠竹村、铁竹村、还有南塘村等八个村庄,他们组建的队伍称竹队。南面有山有水。水域面积很宽,有临水村,上溪村富湾村等十二个村庄,他们组建的队伍称为湖队。每组队伍桨手12人,舵手1人,鼓手1人,标手1人。队员必须水性极好的人,桨手一般来说都是壮汉,有功夫的人。鼓手也是功夫不错的人。标手是喊号子的人。

  龙舟号子是向读书人征集的,每年如此,选择优秀的词作作为号子,被选中的号子作者不仅有奖金,还会受邀端午节夜晚兰江文会。龙舟竞赛后便是文会,有一定学问的读书人方可参加,当人这个文会是由县领导同本县文化名人共同举办。

  龙舟竞赛完毕后还有舞狮子、舞龙灯众多节目上演,一路上可以欣赏兰江夜景,对于任何人都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不愿意错过的表演。

  开赛前差不多一个月组建好的队伍开始训练喊号子,因此一个月前就得征集号子词曲。宋湉也递了一份号子“大江向东流呀,天上星辰水中游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划龙舟哟,一二三,再二三…”唱起来这词铿锵有力。他很满意这首词作,选不选的上无所谓,重在参与吧。

  今天下午早早地放学了,李沐阳带着他往河岸边看排练去,只见几只龙舟浮在兰江上,龙舟外观与龙一般,龙头上扎着红花,十二壮汉登舟划船,喊号子的标手喊着各种号子,有一首号子非常响亮:“大江向东流呀,天上星辰水中游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划龙舟哟…”

  李沐阳听了半日笑道:“这不是你作的词吗?对,公子,你的词作被采集了。”说罢欢欣地抱着宋湉跳了起来。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依兰名士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