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穆雲的声音,原本在灯下看书的威严老者,微微一笑。
只不过,这笑容一闪而逝,很快便被他隐藏起来。
“不懂规矩!”
看着穆雲忙不迭地喝了一大口茶水,显然有些渴了。
老者稍一示意,旁边的王府总管便连忙又给穆雲添茶送水。
都说隔辈亲,这话真不错。
穆雲的爷爷,也就是如今的东平郡王穆崇向来威严。
若是换了穆雲的几个叔叔敢这么干,少不得要先吃一顿苦头。
至于说穆雲的父亲?
父母祭天,法力无边,早在原身十岁那年,便双双与世长辞。
因为膝下只有穆雲一位嫡子,他自然而然继承了世子之位。
虽然父母去世得早,不过,他也不算孤单,还有两个庶出兄弟,和一个庶出妹妹。
穆雲毕竟是穿越者,嫡庶之分倒是不怎么在乎,对弟妹也算照顾。
否则的话,光是自己一个人,未免有些太孤孤单单的。
说来也奇怪,东平郡王连续三代,嫡脉都是一脉单传。
反而是庶出的子嗣颇多,他的庶出叔叔便是四人之多。
这也其实挺好,至少内部安稳。
“穆肆,穆壹有消息传来吗?”
在穆雲的身后,除了穆叁之外,还有一个弯腰侍立的青年。
这便是穆雲曾经的五個书童之一。
“回世子,穆壹已经调查清楚,陛下膝下的确有适龄公主。
乃是四皇子齐王胞姐德安公主,其母为陈妃娘娘。
至于说陛下是否有意赐婚,这却是无从知晓,难以打探。”
穆雲点点头,虽然消息不多,却也能够从中看出些端倪。
这位崇明皇帝,的确有意赐婚。
穆崇说道:“齐王殿下才三岁,陛下这是不希望我们掺和到几位皇子的争斗中。”
才三岁的小皇子,说得难听点,还没有度过夭折的生死关。
就算等他长大,也是十多年后的事,他注定只能是一个富贵闲王。
“爷爷,这是好事,夺嫡之争波云诡谲,咱们能躲多远是多远。”
“夺嫡之争可以不参与,可是这双日之争……”
崇明帝春秋正盛,说什么太子之位,说什么夺嫡都还太早。
如今需要担心的是,双日之争。
穆雲被召入京师,其实是崇明帝的手段,打算向外寻求突破。
四王八公等一干勋贵,其实都是支持太上皇的,顶多是看有多坚决而已。
只要太上皇还在一天,除非崇明帝付出巨大代价,否则很难拉拢。
而在其中,只有东平郡王府一脉略显特殊,或者说非常特殊。
各家勋贵在这紫禁城中风风雨雨,反而是东平王府偏安一隅。
东平王府的身份特殊,不是太祖嫡系,更不是太上皇亲信。
远离朝廷的东平王府,似乎更值得相信,是崇明帝最急需拉拢的势力。
虽然东平王府的力量远在东南,还全都是水师,远水救不了近火。
可对于如今的他崇明帝来说,管不了这么多,拉拢一个是一个。
很显然,如今这位大汉天子,在登临大位几年以后,已经越发等不及。
他急于掌控更多的力量,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必然要和太上皇对立。
两位帝王之间的争斗,对于人家而言,或许是父慈子孝。
可是对于其他人,却是无比血腥。
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崇明帝,在如今的局面下,都不可能撕破脸。
无论是父弑子,还是子弑父,那都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
如此一来,两人手底下的力量,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大碰撞。
如果有可能的话,穆雲自然不愿意前往京城,这就是一个大漩涡,一旦被卷入,很难逃脱。
在江浙,乃至于整个东南,有爵位、有军队的他,就是天字第一号纨绔。
可是到了京城,他什么都不是。
穆崇沉思片刻,似有考较之意,问道:“吾孙是何打算?”
“爷爷,这事可由不得咱们,陛下真要赐婚,那是躲不开的。
只是,咱们东平王府离京多年,突然返京,必然万众瞩目。
说实话,这很不好,咱们东平王府需要的是低调,最好谁也看不见。”
“那你的意思是?”
“既然躲不开,那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孙儿打算主动入京。
大家既然关心咱们东平王府,那就看看孙儿便是。”
穆崇自然听明白自己孙儿的用意,那就是用自己来吸引眼球。
穆雲完全可以代表东平王府,所有人注意到他,自然觉得注意到了东平王府。
只不过,想要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科举?”
穆崇灵光一现,似乎想到了什么。
穆雲已经伸出大拇指,说道:“爷爷不愧是爷爷,孙儿可是冥思苦想好几天。”
虽然是自家爷爷,可平日里该拍的马屁,也还是不能少的。
“少给我戴高帽子,你确定科举没问题?”
“孙儿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军营练兵习武,苦读兵书。
可是四书五经也没落下,状元及第不敢想,考个进士还是没问题的。
更何况,如今文武之争颇为激烈,那些阁老想来也乐意看到勋贵进士。”
就连东平郡王世子都参加科举,这对于文官来说,绝对是巨大的刺激。
到时候,只要穆雲考得不是太差,一个同进士出身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些个文官,抬都要把他抬进去。
按理来说,百年时光,应该早就是文贵武贱的局面。
只可惜,前明殷鉴不远,大汉不可能任由文官打压武将。
更何况太祖太宗,还有这位太上皇都算是武皇帝,着力打造文武平衡。
也就是太上皇后期,越发忌惮勋贵,才逐步提拔了文官。
否则的话,当初的太子造反,哪里会有这么多勋贵跟随?
穆崇点点头,一脸笑意地看着孙儿,很满意孙儿的回答。
事实也是如此。
一个向着文官靠拢的勋贵,绝对是文官和皇帝眼中的好勋贵。
甚至,在太上皇眼中,这也是极好的。
届时,穆雲一介文官,自然无法代表勋贵站在太上皇对面。
偏偏,文官又是支持崇明帝的,某种意义上,东平王府也支持崇明帝。
这方才是完美的破局之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