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家门,郑毅稍稍平复心情。回想起那一刻,从阴影里走出的庞新宇的面孔,便后背发凉。
小学阶段的孩童,单纯而善良,与对方成为好友的条件简单到直接,仅凭能否一起愉快的玩耍便可。
一次次运动会上的邂逅对决,让肆意张扬的二人比的酣畅淋漓,自然而然做了朋友。但交往越久,郑毅越发感到与庞新宇相处的压抑。庞新宇有极强的占有欲,其他同学但凡与郑毅玩耍多些靠的近些,就会暴躁、发脾气,做出一些较极端的事。另外,他还企图控制郑毅的行为与思想,每每想起,都令人汗毛竖起。
郑毅五年级的时候,曾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暗自打定主意,誓要通过小升初进入重点中学。而与庞新宇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上的不适与压力,更是让他铁定了心。所以,当对方质疑他拼命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时,郑毅守口如瓶,他岂敢道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
谁承想,造化弄人,庞新宇竟与他考入了同一所中学,分在了同一个班,啊——避无可避,躲无可躲,郑毅只能硬着头皮熬完了初中。
万幸中考结束后,升入高中阶段的班级人员将会重新打乱,终于没有辜负郑毅之前一番好好祈祷,获得了之后稍事喘息的空间。
唉!郑毅只是想想,就累。算了,还不想了。抓紧时间把作业做完,再好好考虑周天的安排。
......
郑爸今晚也挺忙,郑毅回家的时候他还在外面。他将饭菜蹲在电饭煲里,里面加了足够量的水,这样便不必担心干锅的问题了。然后去参加了一个小团体会议,说是会议,其实是几位关系不错的老友和同事,每隔一段时间聚在一块喝喝茶聊聊天而已,有好事分享分享,有怨气就相互泄泄火。
最近,聚会的频次较为密集,因有件大事即将发生——单位要改制了。其实,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分批分阶段的开始实施了,郑爸他们单位算是最晚批次里的其中之一。
许多落后的传统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过量的国有资本不断制造新的过剩产能,滞后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细化分类改革”才是未来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有利于国资的保值增值,提高经济竞争力,增强国企活力,推行集团层面公司制的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了大展身手的平台;而另一部分人则惶恐不安,稳定的饭碗被打破,今后的生活还有保障吗?他们对未来没有了底气和信心。
老友帮大部分都是身无长技、平庸无为,已入中年的人。这会一个个面色阴郁,闷闷不乐的样子,语气沉重的议论改制和出路的事。
.....
老陶木讷老实,话语不多,一天到晚围着女儿老婆转,之前很少参加聚会。原本这个点他应该骑着厢式电动车(专为接送女儿而买)到学校接女儿才对。只是这次厂子、工作都要没着落了,心思沉重的陶爸,担心自己骑车分神不安全,便把接女儿的任务委派给了陶妈。
陶爸的父母,也就是陶琳琳的爷爷和奶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响应当时国家为了应对危机,做出的工业国防体系分散布局的战略号召,背井离乡、拖家带口的从繁华S市来到位于西北这座城的偏辟农村,用青春和最无私的奉献精神支援三线建设。陶爸那会才五岁,人小思想简单,有吃有喝就满足了,体会不到原本身为大城市居民的父母,却要扎根穷乡僻壤的大西北,其内心的苦楚与失落。
不过,几十年后,国家曾下达专项文件,凡当年为三线建设作出贡献的三线人员的子女,可申请返回原籍。只是时过境迁,这些人的子女大部分早已成家立业,难以割舍对当地的感情,于是,放弃了回原籍的机会。最终,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回去。陶爸是留下来的人之一。他对老婆说,回去有什么用啊?工作生活,孩子上学,父母前两年也安葬于此,根本走不了了啊!而且,脱离了S市几十年,那里早就没有了可容身之地,难道回去喝风吗?
陶妈比陶爸小几岁,她母亲虽是三线过来的,但父亲却是地地道道本地人,所以陶妈压根没有返回S市的概念。她是一个非常知足的人,对于现在自家的小日子很满意。真要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任何事都得从头开始,人际关系也要重新建立,单是想想都麻烦。
于是,两口子一合计,针对是否使用牵返原籍的机会迅速达成一致:不回。
欠缺敏锐洞察力和预测力的普通人,毕竟是占绝大多数的。
任凭是谁,尚处于未曾显现经济高速发展苗头的那个时期,又怎可能预判到若干年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放弃返回原籍的所付出的损失有多么惨重。
不仅错失一线大都市的户籍,给予自己的诸多红利不说,也错失了S城市飞速上涨的房价,能让自己一夜爆富的好时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