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圣彼得堡

  俄罗斯帝国首都圣彼得堡,自从彼得大帝迁都这里后,就成为俄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但因为圣彼得堡有结冰期,有几个月时间不能用,而摩尔曼斯克这个北方不冻港还没有开发,所以南下获得不冻港就成为了俄国的既定目标。

  奥斯曼,波斯,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是俄国的,伟大的俄罗斯是战无不胜的。

  作为俄国外交大臣,卡尔·罗伯特·涅谢尔罗迭为沙皇尼古拉一世制定外交政策。他推崇梅特涅的欧洲协调,仇恨一切革命,所以当1848年革命在全欧洲爆发后,他就劝说沙皇出兵镇压。

  “陛下,我们必须出兵帮助奥地利,这不仅是因为两国之间的同盟,如果这个风气一旦进入我国,那后果不堪设想。”

  尼古拉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就在22年前,一群去法国学习的年轻贵族军官打算抓住他,废除农奴制,有的还提出建立共和国。这群十二月党人真的是大逆不道,为了防止这种思潮蔓延,他专门设立了办公厅,其中第三厅专门负责这个方面。

  “现在匈牙利已经开始暴乱,他们还说要独立,我们需要出兵帮助盟友镇压。”

  此时的匈牙利已经开始暴乱,布达和佩斯两座姊妹城市灯火通明,一群热情的人们在街上咆哮,高呼“自由万岁!”窗户上挂着绣有自由名字的国旗。到了晚上,秩序和宁静守卫着这座城市,突袭的国民警卫队逮捕了藏匿在几个地方的通缉犯、流浪者和抢劫犯,他们都想利用这几天的局势出来犯罪。

  匈牙利提出的十二点法案由立法机构通过,并获得王室批准。匈牙利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与奥地利的关系仅限于奥地利大公作为皇室成员。

  这样的情况下,奥地利只能寻求盟友俄国的帮助。只要俄国出兵,管他什么革命者都会被粉碎。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也不该只看外交吧。现在国内的事情也一样重要,城市中的市民要求发展贸易,学生和艺术家要求我们废除农奴制度,但贵族又不允许这样做。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财政大臣路德维希站出来说道,作为财政大臣,他必须要对俄国接下来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拿破仑战争后,俄国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正在惊人的衰落下去,至少与英法相比的确是这样。许多官员对于自由贸易和发展工业的迹象抱有敌对态度,在两代人的时间里,俄国已从最大的铁生产国和出口国变成日益依赖进口西方制成品的国家。

  在俄国出现的一切新发展往往掌握在外国商人和企业家手中,这使俄国越来越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国,大部分新式工厂和工业企业雇佣的人都不足16个,而且都是手工作坊形式。资本的普遍缺乏,消费者的低需求,弱小的中产阶级,遥远的距离和严酷的气候,以及政府的高压手段,使俄国工业起飞的前景比欧洲任何地方都难以实现。

  不过这样不祥的经济趋势并没有转变为显著的俄国军事弱点。相反,1815年以后大国普遍表现出的对旧制度结构的偏爱。在他们军队的社会成分、武器和战术中看得更为清楚。

  各国仍处于法国大革命的阴影之中,关心他们军队的政治和社会的可靠性更甚于军事改革。不再面临大战争考验的将军们自己很注意等级,服从和谨慎。这些特征更因尼古拉一世迷恋讲究形式简约和大型军而突出。

  还有一个比较不显眼的事实,俄国的大部分军队总是受制于国内的驻防任务比如在波兰和芬兰地区的“警察”行动以及边境巡逻和军事殖民等其他活动而不能动弹。而剩下能够移动的部队并不是特别有战斗力的。陆军的领导阶层很差,充满了个人倾轧,始终未能产生有一个有凝聚力的宏伟战略。

  这完全反映了沙皇政府的无能,受过训练的中级军官很少,同时在全国性的紧急状态下可以征召的后备军却很少,因为短期服役制大规模采用可能将会导致农奴制的垮台。其结果就是俄国长期服役的军队包括许多超龄的士兵,战斗力实在是不行。

  “这些事情我们以后再说,现在要说的是镇压的事情。如果放任匈牙利和德意志地区那些叛乱分子发展,那么总有一天他们的烈火会烧向莫斯科,来到圣彼得堡。”

  “这也是我关心的,但是现在我国国内也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不然未来发生大型战争,再想改变就难了。”

  这样的话让尼古拉很是不爽,在他的统治下,农奴获得了从事商业,和从一个地主的属地迁徙到另一个地主属地的自由。农奴比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他本人其实也不赞同农奴制: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整个国家,他看到的农奴制带来的悲惨境况也够多的了,他也始终担忧人民起义的危险性。而且,当贵族特权与国家利益冲突时,他考虑更多的还是国家利益。

  尽管政府对农奴问题始终非常关心,最终几乎什么也没有做。新法律或者规定由地主决定是否改变农奴的地位,这只是延续了前任沙皇亚历山大时期的政策,虽然意愿良好但是根本不可能奏效。

  在外交上,尼古拉致力于维持旧秩序。在1830年革命中也是如此,通过镇压波兰地区的起义来改变当地法律,并且强推俄罗斯化政策,使得各地少数民族起来反抗。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继续观察奥地利的情况,如果斐迪南皇帝能够维持现状,那俄罗斯就不用出手。华沙还有些暴乱,让总督赶紧镇压不管用什么办法,不管杀多少人,一定要镇压下去。”

  尼古拉最担心就是统治不稳定的波兰再次发生起义,所以对于这里集结大军随时准备镇压。

  “陛下,最近波斯有些不稳定,他们开始效仿奥斯曼进行改革,我们需要随时关注。”

  关于这个,尼古拉不关心。“波斯,一个手下败将而已,只要伟大的俄罗斯军队进攻,他们就会像上次那样向我们投降。现在还是看看奥斯曼吧。”

  沙皇对奥斯曼帝国的态度很久以来就深受他对于合法性的基本信念的影响。他最终决定瓜分土耳其帝国,是因为他坚信奥斯曼政府在现代社会中不能生存,所以欧洲大国有必要对其在巴尔干和近东的财产和权力进行重新分配,这样才能避免混乱、革命和战争。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波斯帝国1845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