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孩子们的教育(求收藏推荐)

  厚古薄今,是很多人讨论事情时候的状态。

  很多人不喜,觉得不客观,古今面对的条件不同,想当然的厚古薄今不可取。

  也有很多人很执着,我厚古薄今怎么了?古人就别相信什么后人的智慧,因为后人也这么想的!

  说不清对错,反正各有各的道理。

  但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有一种特殊的“厚古薄今”,因为“正确的引导”这个条件是客观存在的。

  先说结论,90年代考上大学就是比波波后来考上大学牛逼!

  前面从参考人数、录取人数方面说过这个问题。

  现在呢,说的是另外一个方面,整个家庭,或者家族受教育的程度。

  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是超级大的。

  四儿考大学,家里没人能帮上忙,陈林的高中肄业就算是最顶天的了。

  这辈子也是着重生的陈林才算艰难的成功。

  波波考大学的时候呢,其实整体情况和四儿差不多。

  非常巧,学历天花板还是陈林,可惜是个不会引导的陈林。

  但从整体对比下来,90年代的家庭单位受教育程度,是肯定比不上波波那会儿的。

  所以90年代,作为全村的希望考上大学,肯定比二十一世纪10年代作为全家的希望考上大学更牛逼。

  其中有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正确引导,是相当关键的因素。

  四儿和波波的情况,刚好证明这一点。

  两个人考大学虽然跨度超过二十年,难度降低了无数辈。

  如果没有陈林这个变量,两个人的结局其实差不了太多(读三本和没读差不多)。

  拐弯抹角说这么多,除了证明厚古薄今之外,最重要的是,陈林无意间做到了另一个事。

  两个陈家出了一个大学生,从此两个陈家的读书人,考上大学的希望就更大了!

  陈林和四儿,以后都能对家里的后辈进行正确的引导了。

  因为家里有人考上过大学和没考上过大学,在经验上,那是天差地别的!

  上辈子波波考大学,整个过程,陈林全家包括波波,都没听说过985和211这个概念。

  过去过来就是一本二本三本重本,这就是这个家庭的极限了。

  这放在后世是很难想象的,2011年啊!连985和211的概念都没听过,这样的家庭,波波考了三本都算运气!

  所以整个高中,波波不管前期多牛,后期不能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任性选择分科,最后考大学失败,都是早已注定的。

  “以后家里的小龟儿子些,都要以四儿为榜样了,条件我们给足,读不出来还敢有怨言,那就该挨锤了!”

  既然说起了四儿,而且眼看锅要甩自己身上,那陈林只能转移话题了。

  “就是,全都整到县里了,条件好那么多,还敢读不好书,脚杆都要打断!”

  思华看起来恢复得挺好,说狠话都气势足足的。

  “老婆你莫激动,这个读书还是看天赋的,我们给他们好的条件,是我们当家长的本分,只要专心学了,然后没学坏,成绩好不好我们随缘好吧?”

  陈林那是相当的敏感,思华这架势他一看就不对。

  我辛辛苦苦给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一切都是为了你,你必须学好,不学好就是对不起我!

  这个逻辑陈林眨眼睛就反应过来了。

  无他,唯手熟尔。

  上辈子好的条件都没有,思华对波波就这个思路,更何况这辈子?

  后世年轻人的观点,陈林已经接受了,因为陈林觉得后世的年轻人们更有责任心。

  生了孩子就得负责,不是像现在的观念,只是添双筷子的事。

  当父母又不需要考试,孩子们也没得选择的权利。

  创造条件,养大孩子们,那是应该的。

  孩子们成长得好,未来能够报答,那是孩子们的孝心。

  但后世那么卷,自家孩子没那个天赋和能力,不能很好的报答,又是另一回事。

  这些都是传统道德的范畴,但千万不能道德绑架。

  要是因为当父母的不当人,孩子不教好,不学好,不孝顺,那就不叫报答,叫报应了。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太漫长了,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每年高考那么多人,90%都不能进入顶尖大学,不能成为国家栋梁。

  做家长的,要能够接受孩子的平凡,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

  按理说思华刚生产完,正是内分泌紊乱的时候,情绪也不稳定,陈林不该跟思华犟。

  但这辈子的思华毕竟进步太多。

  在陈林发表意见后,思华情绪反而稳定了,要是上辈子,各种双标早怼脸上了。

  而今天呢,思华听了后就带着思考的模样,然后想不明白就看向陈林,一副你拿出理由说服我的样子。

  陈林看着思华的模样,只感觉这辈子是真的值了,特别是今天,女儿又出生了。

  然后陈林就把后世的那些观点,都一一说给了思华。

  思华听着,认真的思考着,然后看向了身旁的闺女。

  “父母不需要考试,孩子没得选择······”

  思华轻轻的念着,慢慢的点了点头。

  “老公,你说得有道理,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想要什么造化,硬逼是逼不出来的,波波他们能学就学,学不走就学技术去!反正也饿不死他们!”

  近两年多来,一直保持学习进步的思华,接受起新的观点来,那还是很迅速的。

  陈林听了乐得不行,然后张口就来:“也不能说完全不逼,小孩子习惯不好,该上强度还是要上强度的,比如波波,我感觉以后不收拾不行!”

  然后思华听了这句受不了了:

  “说学习看天赋的是你,说不能不逼的又是你!你们陈家的娃儿这么难伺候么!老娘不管了,就认你!以后他们学坏了我就找你麻烦!”

  陈林傻眼了,想想也是没法反驳。

  不过教孩子就是这样啊,当父母不用考试,当好父母可一点都不简单,不能逼太狠,又不能完全放任,其中的度,没那么容易把握。

  社会有他的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又有太多的影响。

  而正常情况下,父母是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的。

  所以在孩子长大成人前,从父母这传承正常的三观,则是孩子们未来的保障。

  “啥子叫我们陈家,你们也是陈家啊,孩子们我可都接上来了的哦!”

  陈林看出来了,思华是觉得养孩子麻烦了,想溜。

  当然,这也说明思华彻底认可了陈林的说法。

  但陈林怎么会让她甩锅,孩子都是自己生的,责任也是一人一半,生了就跑算怎么回事!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回到1991去奋斗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