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教育后人珍惜粮食,更是出了不少流芳于后世的诗词歌赋。
而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从垂髫小儿到耄耋老人无一不耳熟能详。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写出了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的诗人李绅。
在后来却性情大变,祸害百姓。
“李绅于大历七年出生于湖州乌程县的一个官宦之家。”
“其曾祖父李敬玄曾担任过则天朝的中书令,被封赵国文宪公。”
“祖父李守一成都郫县令,父亲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等三地县令。”
“大历八年,李绅乳病暴作,七日之后痊愈。”
“李绅六岁时丧父,由母亲卢氏教他经义。”
“早年李绅家境贫寒,身材矮小精悍,得了个短李的称号,15岁时常在润州无锡的慧山寺读书。”
“李绅能写诗歌,他目睹了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悲惨生活,便写出了《悯农二首》。”
“后被人们口头传诵,名声开始传出去,时任苏州刺史的韦夏卿经常夸奖李绅的才华。””
“之后李绅前往长安参加科举,受到了当时文人韩愈的赏识,并向考官推荐了李绅。””
“在推荐之后,李绅结识了当时才子吕温,吕温评价李绅以后必定会拜为丞相。””
“随后,李绅依旧落第,于是便开始在苏州游玩。””
“不久后,韦夏卿之女与元稹结婚,李绅受邀参加,并在婚礼上结识了文人元稹。””
“随后又通过元稹结识了当时还在任官的白居易,并与二人结为好友。””
“元和元年,李绅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被任命为国子助教。”
“但这并不是他的志向,便回到金陵,做了观察使李锜的从事。”
“李锜欣赏李绅的才能并任用他,但李绅认为李锜行事专横狂妄,便拒绝聘书和礼物,因此惹怒李锜。”
“李锜曾想要杀死李绅,李绅及时逃跑躲过一劫。”
“之后,李锜造反失败被杀,朝廷表彰李绅,并任命他为右拾遗。”
“新乐府运动发生于元和四年,李绅充当了运动的先锋。”
“运动诞生的直接推动者当属元稹和白居易,12首唱和诗成为元白新乐府运动的开端。”
“自此以后,元白于乐府诗多有创作,统以《新乐府》为题。”
“至元和十二年之前,元稹、白居易、李绅多专注于新乐府的创作,遂不再写古题乐府。”
“唐穆宗召李绅入宫任翰林学士,与文人李德裕、元稹同在宫中任职,三人被称为三俊。”
“不久后,李绅改任右补阙。”
苏轼:李绅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李晤曾担任多地的父母官,家境殷实。
因此,若未发生后来的变故。
李绅应该是没有机会见识到底层老百姓的艰苦生活,也就无法作出《悯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李绅5岁时,李晤死在了任上。
自此,幼年失怙的李绅与母亲相依为命。
李绅年幼尚不能自理,于是,两人生计的重担压在了母亲身上。
而在那个时代,因着士农工商,经商排在最末等。
且男子经商都是少见,更别说女子了。
是以,母子二人想要养家糊口只能通过农间劳作。
幼年的艰辛使李绅有一颗早熟之心,他早早地便把母亲的劳累看在眼里。
不仅如此,在社会最底层的他还看到了许许多多像他和母亲一样靠着老天爷过活的人。
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长成了青年的李绅对百姓疾苦感受愈深。
出于对田间烈日下辛苦耕种的百姓们的同情,也是出于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感慨,他作出了《悯农》。
即便是在当时,《悯农》也是广为流传的。
乡间邻里的百姓们纷纷称赞李绅是个知道百姓贫苦的好孩子,李绅还得了个悯农诗人的称号。
在古时,凡是出身贫寒之人少有不想读书改命的。
李绅也不例外,虽然生活贫苦清寒,但他的母亲在教育上却未曾亏待了他。
自父亲去世后,李绅的母亲便担起了教李绅读书的担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绅自小便在母亲的教育下熟读四书五经,只待寒窗苦读数年,他日一朝科举中第。
后来,李绅母亲死后,他便去往了京师,想和祖父与父亲一样步入仕途。
可是,李绅参加了几次科举,结果都落选了。
但也不算一无所获,在长安的这些年,他结交了元稹、白居易等至交好友,几人时常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也就是李绅36岁那年,他的仕途大门终于打开了。
在这一年,李绅终于考中了进士,成为了国子监助教。
后来,李绅又离开了长安去往金陵,入节度使李锜府中。
“长庆元年三月,李绅改任司勋员外郎、知制诰。”
“次年二月,李绅升任为中书舍人,兼任翰林学士。”
“元稹成为宰相后,因时任宰相李逢吉诬告元稹有不可告人之事被罢相,李绅调任同州刺史。”
“长庆二年九月,李逢吉派李德裕出京任浙西观察使,任命牛李党争中的牛僧孺为平章事,派李绅任御史中丞。”
“随后便故意挑拨李绅与韩愈的关系,随后二人纷纷被贬。”
“同时,李绅深得唐穆宗喜爱,虽被贬官外地,但仍派宦官慰问。”
“随后,李绅汇报了被李逢吉陷害一事,唐穆宗了解实情后将李绅改授为户部侍郎一职。”
“宦官王守澄掌权后,李逢吉命令门生通过讨好王守澄以此排挤李绅。”
“同时商讨策略如何打压李绅,恰逢隐居于华阳的李绅之侄李虞来到京城看望李绅。”
“李虞来到京城后,将李绅辱骂李逢吉之言告诉了李逢吉,李逢吉大怒。”
“向门人张又新、李续之征询计策,他们建议发展门下,伺机而动来对付李绅。”
“李逢吉同意了此法并提拔了李虞等人为官,以此发展势力打压李绅。”
“长庆四年唐穆宗逝世,敬宗即位。”
“敬宗即位后,李绅失势。”
“李逢吉再次与门下张又新、苏遇等人密谋驱逐李绅。”
“随后王守澄对敬宗提起了当初立太子之事,并提出李逢吉曾坚决拥护敬宗为太子,但李绅却拥立深王为太子。”
“敬宗听闻后对立太子之事产生疑虑,紧接着李逢吉上书弹劾李绅,提出李绅在就任翰林学士之时曾对敬宗有不利之举。”
“并请求将李绅贬为端州司马,敬宗听从了其建议,随后李绅被贬。”
“李绅被贬后,翰林学士韦处厚上奏敬宗,并辩称李逢吉为奸邪之徒。”
“李绅而是无故被牵联,同时呈递了李逢吉诬陷李绅的罪状。”
“唐敬宗逐渐意识到李绅受冤,同时,恰逢宫中检寻旧事。”
“敬宗看到了中书令裴度、李绅等人请求穆宗立敬宗为太子的奏疏。”
“敬宗看后便下令焚毁李逢吉党徒递上的所有诽谤奏疏,诬言逐渐平息,李绅及其党派得以保全。”
辛弃疾:不过,李绅对李锜的行事作风很是不满,被判下狱。
直到后来李锜被杀后才被放出来,重见天日后又回了无锡惠山寺读书。
李绅刚刚起步的仕途生涯就这么中断了,不过好在他并未就此放弃。
三年之后,李绅重整旗鼓,再一次踏上了去往长安之路。
元和四年,再次赴京的李绅担任校书郎一职。
他与好友元稹、白居易等人共倡新乐府诗体,发动了新乐府运动。
在新乐府运动后,李绅被提拔为右拾遗,后又升任翰林学士。
就在李绅节节高升之时,他又卷入了牛李党争,成为李德裕阵营中的重要人物。
起初,李党强势,李绅也风头正盛,先后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
然好景不长,李德裕失势,身为同党的李绅被贬放逐,再一次步入了人生低谷。
不曾想,八年后李德裕竟然东山再起,成为当朝宰相,李绅也随之再次被启用。
此后扶摇直上,先任淮南节度使,后又入京拜相,被封为赵国公。
至此,官场浮沉数十年,李绅终究还是平步青云。
历经波澜起伏,李绅终于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
摆脱了至贫至苦的出身,飞黄腾达,光耀门楣。
他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一类人,但是功成名就的他身上已然看不到丁点悯农诗人的影子。
关于李绅,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据说,在李绅最为穷困潦倒之时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只能去京城的李元将家中蹭吃蹭喝。
为了祭一祭自己的五脏庙,李绅顾不得自己的脸面。
为表诚意直呼李元将为叔叔,只想让这便宜叔叔能给口饭吃。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待后来李绅发迹之后,前来巴结的人就成了李元将。
可是李绅记仇得很,面对前来巴结自己的叔叔丝毫没有好脸色。
只在李元将认李绅做了爷爷之后,他才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作为孙子的李元将的巴结。
全然一幅小人得志的嘴脸,上不得台面。
李绅担任淮南节度使一职时曾处理过一个案子。
“宝历元年四月敬宗大赦天下,李逢吉因与李绅互有仇怨。”
“便在内移官员的起草赦书中,未有提及李绅,韦处厚再次上奏议论此事。”
“敬宗下令追回赦书,并命李逢吉在增添条文添加对被降职的官员酌情内移之事。”
“五月,李绅被内移为江州长史。”
“后经两次升迁,任为太子宾客,东都任职。”
“自宝历元年至太和四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
“大和七年七月,李绅被任命为检校左常侍、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
“三年后,李党领袖郑覃成为宰相,李德裕被任命为浙西观察使,李绅任河南尹。”
“同年六月,李绅被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等职务。”
“开成二年,夏秋干旱,出现大量蝗虫。”
“李绅所辖的汴、宋地区却未有灾害发生,因此敬宗下诏书对李绅表示嘉奖。”
“在李绅六十七岁时,自编其诗集为《追昔游诗》,用各种体裁追叙平生的遭遇和游历。”
“抒发怀旧之情与盛衰之感,其中有很多是回忆当年漫游各地的写景之作。”
“不久后,李绅被任命为检校兵部尚书。”
“武宗即位后,李绅被任命为检校尚书右僕射、杨州大都督府长史,负责淮南节度使的事务。”
“会昌元年,李绅从淮南节度使升任宰相职,入西京居住,并担任兵部侍郎。”
“会昌四年,李绅患上风痹病,行动不便无法上朝。”
“便递交表章请求辞去宰相职位,武宗肯允。”
“同年十一月,李绅再任淮南节度使一职。”
“会昌五年,江都县尉吴湘被人举报受赂和强抢民女,时任淮南节度使的李绅审讯之后判处吴湘死刑。”
“这个案子引起了很大争议,因为吴家是牛党的忠实支持者,有人认为李绅是公事私办。”
“会昌六年,李绅因病逝世,终年七十五岁,赠太尉,谥文肃。”
“宣宗即位后,李德裕失势被罢免宰相,吴湘的哥哥吴汝纳到京城上诉冤枉。”
“称李绅在淮南时依仗李德裕的势力冤杀了自己的弟弟,后李紳被追削三次官职,子孙不得仕。”
欧阳修:当时,有人举报扬州江都县尉吴湘贪赃枉法,还欺压百姓强抢民女。
李绅知道后立刻逮捕了吴湘,并处以死刑。
似乎李绅为当地百姓做了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毕竟死了个县尉,必是不能瞒着不上报朝廷的。
然在上报朝廷后,判官怀疑此事另有蹊跷,于是朝廷便派了些人下来调查。
调查后发现,吴湘确有贪污其事,但贪得并不多。
强娶民女的事也是真的,但是依照律法也并不应该被判死刑。
而李绅却罔顾法纪,直接将吴湘处死了。
原来,这个被强抢的女子是当地美人阿颜。
李绅当时看中了她,欲将其收入府中纳为小妾。
谁知被吴湘抢先一步,这可被李绅记恨上了。
此为新仇,还有旧恨。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以前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所以两家是世仇。
于是,为了得李德裕欢心,顺便解了自己的心头之恨。
李绅就借题发挥,直接杀了吴湘。
不知是否是年轻时吃够了清贫的苦,李绅当官后纵欲享乐,家中妻妾成群。
有一回,好友刘禹锡前来拜访李绅,见李绅府中美人众多。
当即吟诗一首,诉了对其中一位美人的衷肠。
李绅见好友对自己的爱妾有意,心想自己也不差这一个,便十分大方地便把刘禹锡看上的女子送给了他。
李绅晚年时,极爱吃鸡舌头,但一只鸡只有一条舌头,显然是不够吃的。
因此,每当李绅馋得慌时,都会派人去买三百多只活鸡,买了鸡之后把它们的舌头拔出来做菜。
而其余部位全部丢掉,铺张浪费之程度令人咋舌。
难以想象,曾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最终竟会成为如此奢靡之人。
有人感叹李绅从一个悯农诗人变成一个为祸百姓的贪官污吏,性情变化之大判若两人,但实际上这并不矛盾。
李绅作《悯农》时可能同情过底层农民们的遭遇,但他自始至终想改变的只有他一人的命运而已。
是以,在他一朝翻身之后自然要好好享受,其他人的境遇、命运如何并不在他考虑的范畴里。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