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在华佗的评价里,总体是好的。
连华佗都是这样的认为,简雍想着日后该怎么处理太平道之事。
“不要送了。回去涿县后,不要勤于公务了,整理下你那些奇特的医术,我来好好研究,这是惠及亿万世人和后世之人的大善事,比你当什么县丞要好。”华佗认真的嘱咐道。
简雍道:“你赶紧来涿县吧。我刚刚寻思着,太平道能发展起来,一个是理念教人为善,另外一个应该是治病救人,但是治病救人这个法子是草菅人命啊。要是在涿县,多开一些医馆,多多义诊,让百姓病有所医,太平道的影响力应该能减低很多。”
华佗惊恐的看着简雍:“你欲要跟太平道争一争?”
“他们这样干会出事的,我不想日后涿县的十几万百姓都信太平道。”
“那他们信太平道跟看病关系不大。你把十几万人口治理好,人人能吃饱饭,穿暖衣服,生病了能有余钱看病,他们肯定不信太平道。”华佗对简雍说道。
简雍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治理地方又不是光靠这几个,要从多方面入手。再说了,多开医馆,这是我短期的布局。长期的布局,那是让医馆培养很多很多你这样有医德医术有高明的医者,这样岂不是能活无数的百姓?这不比你一个人研究劳什子新医术,一个人跑断腿救人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您老总听过吧。”
华佗摇头:“我只听说过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你这话,倒是更通俗啊。”
简雍沉默了一下,跳开话题:“我不送你了,什么时候来涿县。”
“不知道,走到了,便到了。”华佗说道。
挥手与华佗告别,他的三个弟子亦步亦趋的跟在他的身后。
“早点来涿县,我与你共商大事。”简雍喊道。
吴普向华佗问道:“师傅,你们要共商什么大事啊?”
“挽救黎民苍生的大事。”
“这么大的事情不马上干,还去游医吗?”吴普问道。
华佗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时机成熟了,这件事自然就做成了。”
吴普似懂非懂。
华佗是个耐心教导弟子的:“脚踏实地的做事,不要想着一飞冲天。任何事情,都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简雍,他去涿县还要有着忙,我们的事情只能等等。”
……
接下来的日子,简雍便是每日与关羽一起练武。牵招见识了关羽的武艺后,也加入了进来。
田豫在军中的日子结束了,每日闲的不行,同样跟随一起。
大家都很闲,每日早晨跟随着简雍打了一套五禽戏,随即是几人哼哼哈哈的一上午舞枪弄棒。
去涿县任职的准备工作都在进行。
简雍给刘备提了个建议,多带点打架的人去涿县就好了。
武器、甲胄不要购置,这场战争中,简雍扒拉下来几千套甲胄和武器,没有上报,对此郭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需要的就只是人了。
不过人太多也养不起,简雍估算了下涿县养兵的实力,定下了五百人的规模。
五百人不能滥竽充数,要全都是精锐。
“一个县要五百穿铠的甲士,你是打算造反吗?”刘备很好奇的问简雍,这种阵仗有点震撼人。
“手头上有兵,才好做事。”简雍对刘备说道。
涿县的那帮子县吏以及县下面的乡、亭、里的经年老吏,必然会欺辱刘备、简雍这帮人年轻。
就两年时间了,简雍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老吏身上,到时候爱干不干,不想干就滚。不想干还不想滚,那就试试你脖子硬不硬,能不能受得了环首刀一刀砍下去。
除了这些老吏外,还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那就是涿郡的豪强们。
大大小小的豪强,在涿县都有七八家。他们拥有大量的地产、房产,垄断了各行各业,还拥有私兵部曲,说到底,涿县的实际统治者还是他们这些豪强。
有实力,有钱财,是望族,百姓还听他们的。
官府拿什么和他们斗啊?真要斗赢他们,又要花多少时间?花多少精力?
没有必要跟他们斗,大家先前都不是什么体面人,拿着石头从后面砸人脑袋的事情也没少干。没道理当了官了,就不能做不讲理的事情了。
当官,不就是为了更加不讲理吗?
不讲理的底气是什么,还是手底下有一群打得过人家的兵啊。
从沮阳带五百人去涿县,太过于显眼了。
“铁了心跟咱们的那一百多号人,都是好兄弟,好好的培养他们。另外以你的名望,召集起来五百人是随随便便,这件事不要做的太过了,悄悄的接触游说,咱们反正闲着。”简雍说道。
“优先选家在涿郡的。”
公然挖墙角的事情,在拉拢了两百多人后,被郭勋严厉禁止了。
但那两百多人郭勋还是放行了。
“不要太过于张扬了。回涿县后,再慢慢来。”郭勋告诫道。
有三百多人已经不错了,这样回涿县起码有个班底了。
到了正月底,朝廷的任命终于到了。
拿到了任命的刘备,向郭勋请辞。
在久违的阳光中,刘备一行人,向着涿县进发。
田豫没有跟着,他以家中商队做掩护,把先前藏起来的甲胄武器装车,运往涿县。
靠着郭勋的手令以及朝廷任令,以及一些钱财打点,武器和甲胄很顺利的过了居庸关。
随即过昌平,南下蓟县。
在蓟县休息的时候,顺便打听了下公綦家的情况。
公綦稠死后,公綦家实力大为缩水。三千家兵折损了许多,郭勋放跑两千人,有些头铁的没听训诫还是跑了回来,但也实力大损。
如今的公綦家被其他几家豪强蚕食瓜分,不复从前。
“他们哪还有精力找我们报仇啊,公綦家应该考虑的是现在活着的人,怎么继续活下去。”
离开蓟县范围,战争带来的影响在这些地区已经看不清踪影了。
百姓冒着尚且还算是寒冷的天气,下地打理着长势非常不错的宿麦。宿麦也就是冬小麦。
大河以北的地区,普遍还是流行种植麦子。不过在大河流域,百姓非常喜欢种植水稻,水稻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展现了很强烈的由南向北发展的趋势。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