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呢?”
“好像是五月十八吧!他嗒对不?”
“对,前天我和你去学校接的小武,我记哩特清楚!”
杨兴武听到父亲的话,想了一下又问道:
“是不是快小满了?”
“对,还有三天就是小满!”
“咋啦?是有啥事?”
王招娣看着儿子问的如此详细,连忙问道。
听到母亲关心的话,杨兴武也没藏着掖着,毕竟自己一副柔弱书生的样子,也干不成啥事儿,有了家人帮忙反而能成事。
想到这里,杨兴武说道:
“到了吃麦仁的季节,你说咱们村里人还能吃上点,那些城里人可都是吃商品粮的,他们能吃到吗?”
“他们能吃到个啥?直接拿着粮票买面粉还差不多!”
王招娣听到儿子的话不屑一顾。
“嗒、娘,那要是咱们带着麦仁去城里卖咋样?”
此话一出,热火朝天的吃饭现场顿时寂静无声。
正吃着饭的小妹看到饭桌上的气氛不对,喝汤的动作顿时都小了起来。
杨兴武看到饭桌上的氛围,心里顿时一紧,不是说农副产品没问题吗?家人怎么这个表情?莫非情报有误?
想到这里,杨兴武连忙问道:
“嗒、娘,大哥是有什么问题吗?”
杨春生看着儿子目光复杂。
“不行,万一被逮住就是投机倒把!”
“不是说农副产品没事儿吗?咱们卖点粮食也不行?这都是地里种出来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谁知道那些人是咋想的!你啊!就别折腾了,好好学习吧!”
杨春生说完就不再言语。
杨兴武看到这个情况,连忙把看向王招娣。
“别看我,你嗒说的对,这事儿最好不要碰,要是鸡蛋的话我还能信一点!”
杨兴武看到父母很是坚决,当即改变策略。
“嗒,你也知道,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麦仁的季节,卖点麦仁,到时买点粗粮咱们也不用挨饿,你看小妹都饿成啥样了?
而且咱们先摘上几斤试试看,要是有用再摘,要是没用咱们就不干了,真赚钱了,咱们带上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干,到时候乡亲们还得感谢咱们,就算真出事了,这么多人,也不可能处理!”
杨兴武说着踢了踢小妹,杨小红别的没有听到,但是吃饱饭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忍不住出声附和。
“嗒、娘要不咱们试试!我饿!”
听到闺女的话,杨春生顿时陷入了沉默。
王招娣看了看一家人,一个个的都是面黄肌瘦。
现在虽然是半农闲状态,一家人中午吃饭连个馒头都吃不到,蒸菜就着糊涂汤,都是稀的,一天连一顿干的都保证不了,想着厨房里为数不多的玉米面,王招娣咬了咬牙说道:
“他嗒,要不试试吧!家里粮不多了,小麦收割还要半个月!到时家里可就断粮了!”
“是啊!嗒,要不试试吧!出了事儿就说是我干的!”
杨小兰也附和着。
杨兴文看了看一家人沉默不语。
杨春生看到这一幕,暗道自己没用,连一家人都养不活,想到这里他下定决心。
“中,那就试试,明儿早上,咱们先割上点去城里探探路!”
听到这话,杨兴武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嗷!太好了!”
杨小红听到父亲的话顿时开心不已。
杨春生看着几人的笑容,越发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着晌午饭。
吃完饭王招娣去厨房洗碗,其余人去炕上休息。
杨春生看着杨兴武说道:
“好些了吧!”
“嗯!”
“那就去看看你爷,你昏迷的时候他来看过你,现在你醒了过去一趟吧!”
“管!”
杨兴武说着起身,一旁的杨兴文连忙带着弟弟出了家门,走了二三百米,来到爷爷家里。
走到刚走进院子,杨兴文就喊了起来。
“爷奶,我带小武来看你们了!”
听到孙子的喊声,从屋里走出几个人。
看到人,杨兴武连忙喊道:
“爷、奶,二叔!”
“哎,小武好了啊!”
“乖孙,你好点没,哪里不得劲?”
刘翠花说着就上前拉住杨兴武的手,仔细看了好半天。
“奶,我好多了,就是前段时间太累了,这才睡的时间久一点。”
听到这话,刘翠花顿时不乐意了。
“啥叫睡的久?你都打吊针了,还说不严重,你这孩子,这么拼命干啥?考上是咱的命,考不上也是咱的命,以后可别这么犟了!”
听着奶奶的唠叨,杨兴武连连点头附和,好一阵子才放过他。
跟奶奶说完话,杨兴武又来到爷爷跟二叔跟前,两人简单问了几句就让杨兴文带着弟弟回家休养了。
刚到家没多久,杨兴武就看到奶奶带着二婶过来了,给家里送了十个鸡蛋,又聊了一会儿天这才离开。
看到这一幕杨兴武感慨不已,
自己的父亲兄妹五个,四十年前大饥荒饿死了俩,现在还剩下父亲、二叔,还有一个姑姑。
历经生死之后,一家人越发团结,虽然偶然会拌嘴,但是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
看到这一幕,杨兴武越发希喜欢这个时代了。
次日,天刚亮,杨兴武起床刚想下地干活,就看到父亲和大哥推着已经割了小半架子车的青麦穗回来了。
看到杨兴武起床,杨春生说道:
“你就别去了!身体刚好,别累着!”
“放心吧!我好着呢!”
杨兴武说着原地蹦跶了两下,杨春生看着儿子确实没问题,这才放心。
三人当即拉着架子车就要往城里走。
杨兴武想了想连忙阻止,往车上放了不少柴火,又拿上几根火柴,这才拉着车子离开家。
到了城里已经是大中午了,杨家庄距离市里大概有个六十多里地,三人走了快八个小时。
杨兴武有点高估了自己的体力了,这个时代的人,走起路来,那是又快又猛,耐力还十足,不像他走个二十几里路就废了,后面还是被大哥和父亲放到车上拉过来的。
三人商议一番,直接去了小学门口。
来到学校门口,杨兴武点起一个火堆,把麦穗放在火上烤,放学铃声响起,学校里走出来许多学生。
杨兴武看到学生放学当即吆喝道:
“麦仁麦仁,烤麦仁了,好吃不贵!”
听到喊声,不少学生围了过来。
“咋卖的?”
“三分钱一个,五分俩!”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