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大唐的变化
大唐百姓会发愁怎么熬过这个冬天。
但是李世民作为大唐皇帝,天下之主,完全不用为这件事情所担心。
即使煤炭不能作为燃烧取暖之物。
整个冬天,太极宫也不会缺上等的木炭来烧,身上也不会缺了裘皮裹身,完全可以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除了这些手段,宫里的贵人们,自然也不缺用来取暖的宫女。
不过。
这也都是皇宫里的贵人们才能享受的到的待遇。
而皇宫里,可不止有贵人们,还有太监,宫女,以及负责值守宫中安全的禁军宿卫,这些人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依然需要大量的木炭来取暖,挨过这个冬天。
受欺负的。
可能整个冬天,只能靠自身的热量进行抗冻训练,忍过冬天的寒冷。
如今
‘大唐煤业商会&的出现,倒是解决了这种情况,在‘大唐煤业商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
那就是先给皇宫送上了一批足够整个皇宫过冬使用的煤炭,这些煤炭全部都是上等的无烟煤炭,还有用无烟煤炭制作出来煤球和蜂窝煤。
当然,除了皇宫,三省六部,皇城内所有的朝廷部门,‘大唐煤业商会&也没有落下,都送去了足够多取暖的煤炭。
当然了。
老吴记铁器铺子的铁炉子,还有烟筒也没少送。
不仅有这两样东西。
还有一个可以放在铁炉子上烧水的铜制水壶,算是送给大唐朝廷各部门的赠礼。
让整个大唐朝廷第一次体会到了煤炭的好处。
再由上至下,借由大唐朝廷中的大臣们,勋贵们将这个消息带回府里。
因为煤炭比木炭便宜,这些大臣们,勋贵们为了省钱,一定会让府里出门购买煤炭回来使用。
至于拿来自己使用也好,给家里的家仆使用也罢,煤炭都要比木炭更省钱。
无论大臣们,还是勋贵们,每年在取暖木炭上的费,那也可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如今煤炭可以安全使用了。
这不无形中就让这些大臣们,勋贵们也跟着省了一大笔银钱,这些银钱,不管是去买文房四宝也好,是去平康坊喝酒也罢。
那不都是赚到了。
所以这些大唐朝廷的大臣们,勋贵们,很容易就接受了煤炭。
而这些大臣们,勋贵们的家里多少都会有一些家仆,这些家仆再将煤炭的消息散播到民间,将煤炭可安全燃烧取暖的观念传到下面的百姓之中。
再加上老吴记铺子的匠人们,在李怀安的授意下,那些泥瓦匠在走街串巷给人盘火炕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宣传一下煤炭的安全知识。
多种渠道宣传下,才能让长安百姓很快的就接受煤炭安全的观念。
因为在百姓那简单的普世价值观念下。
连皇宫都在用煤炭,长安城里的那些贵人们都在买煤炭,这些金贵的人都不怕死,敢在冬天使用煤炭,那煤炭就一定可以用。
再经过老吴记铺子的匠人们的宣传。
煤炭在百姓之中,也就不再被妖魔化,开始逐渐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中书省。
铁炉子上的铜水壶“呜呜.”烧开,水壶盖在蒸汽的作用下,开始跳动。
一位年轻的中书郎走到铁炉子边,一手提起炉子上烧开的铜水壶,连忙来到中书令房玄龄的屋子里。
“中书令,水开了,给您添点水。”
说完。
中书郎也不等房玄龄说话,勤快的将桌子上的茶壶挪到挨着他这边的桌面上,开始给茶壶添水。
等做完这一切后。
中书郎又将手中的铜水壶放下,再拿起茶壶,打算给房玄龄的茶杯添一些水,见茶杯里的茶水还是满的。
于是伸手在茶杯上试了一下。
“中书令,我给您换一下茶水,这杯子里的水凉了。”
说完。
也不去拿茶杯,等着房玄龄的首肯。
这茶杯是独属于中书令的杯子,在中书省,没有经过中书令的同意,中书省的任何官员都不能动。
据说是圣人赏赐的茶杯。
“嗯。”
房玄龄看着公文,头也不抬的回应了一声。
得到首肯。
中书郎才将茶杯小心的端过来,将里面的茶水倒掉,重新添满水,再放回房玄龄随手习惯的位置,还不忘提醒道。
“中书令,这水有点烫,需要等一下再喝。”
“那正好。”
房玄龄脸上带着笑意,端起茶杯,放在嘴边吹了吹,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立时让胃温暖了起来,整个身子都能感觉到热意。
将茶杯放下。
“还好今年冬天有了这铁炉子,能随时喝上一口热水,不像以前,等到渴了,想起喝口水,这茶水也已经凉了。”
中书郎见中书令有闲谈的兴致,自然也乐意作陪。
“中书令说的是,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圣人虽说也发一些炭火,但是根本不够用,每日里,处理公文的时候,渴了,想到喝水,茶水已经凉了,屋子也冷,这喝着凉了的茶水,身子也要冷上几分。”
“现在有了这铁炉子,还有煤炭,这屋子里也不冷了,还能随时有热水喝,我们这些要在冬天动笔的官吏也舒服一些。”
“至少不用没写几个字,就感觉手冻得僵硬,还需要放在怀里捂一下才行。”
这一点房玄龄倒是认同。
别看他贵为中书省的中书令,在待遇上,与中书省的其他官员也没太大区别,屋里也是冷的,茶水也是凉的。
想要喝一口热水,还要借故去太极宫一趟,从皇帝那里讨一口热水喝。
“还有这喝茶的方式,倒也雅致,好像是从吏部传出来的。”
许是因为中书郎还年轻,见房玄龄对这种喝茶的方式很认同。
一时间,像是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中书郎不停地诉说着长安城因为新的饮茶方式发生的变化,也介绍起一些长安城文人士子经常去的喝茶场所。
“回中书令,这喝茶的方式,确实是从吏部那里传出来的,到如今,长安城的官员们大部分都已经这么喝茶了。”
“现在只有一些大儒,还有武勋们还在喜欢茶汤的喝茶方式。”
“那些文人士子则对这种新的喝茶方式推崇备至,已经抛弃了以前的茶汤喝法,这些文士士子们为此还研究出了好几种喝茶方式,有一种跟杂耍一样的功夫茶,很是好看。”
“中书令喜欢的话,有时间可以看看。”
“不过,喝这种功夫茶的地方,都是一些市井小馆,怕污了中书令,这种地方也只是那些寒门士子们喜欢去。”
“长安城也有一些文雅的地方喝茶,中书令”
对于中书郎的滔滔不绝。
房玄龄并没有出言打断,还听得津津有味。
从中书郎的神态上,不拘束,谈吐大方,一定是某一家推上来的后辈,不然也到不了这中书省当中书郎。
换做一般的出身,在他这个中书令面前,不可能做到这么放松。
尤其是刚才给他添水的一系列动作。
一看就是在家里被长辈教过的。
“中书郎,先不说这喝茶了,跟我说说如今长安城百姓的情况,这冬天,因为‘大唐煤业商会&的出现,长安百姓又有什么变化。”
“在冬天,这些百姓才是最需要我们中书省关注的地方。”
闻言。
中书郎连忙停住话头,对房玄龄回道。
“回中书令,对于今天冬天长安百姓过冬的问题,下官也有了解过,这几日倒也亲自去下面巡访了一下。”
“哦,说来看看。”
一个中书郎会关注民情,到是让房玄龄很是意外,也饶有兴致的想要知道知道这中书郎巡访出一些什么。
同时,他也想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一下如今长安百姓过冬的情况,不止是从长安城治下的官府汇报上来的公文上去了解。
“回中书令,下官也是因为中书省的铁炉子,还有煤炭,铜水壶,才好奇‘大唐煤业商会&,才想着去长安城各个坊市看一看,看看长安百姓对‘大唐煤业商会&的看法。”
“也许说的不是很全面,还请中书令不要见怪。”
“无妨,这也不是公事,私下里说一说而已,不用太过担心,你一个中书郎,还影响不到什么。”
“那就好。”
中书郎放下心来。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大唐煤业商会&的出现,从百姓身上赚到了不少的钱财,但也给百姓带去了实惠。”
“今年冬天的长安城,下面的府衙,也只需要照顾一下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便可完全能保证整个冬天不再冻死一个人。”
“这在往年是不敢想象的。”
“倒也是,往年只长安县一个县,上报冻死的人口就有十几个,整个长安城治下所有的县加起来要冻死的人,每年都要有几百多人口。”
提到这一点。
房玄龄也不得不说一句,‘大唐煤业商会&算是做了一件功德善事,让百姓在冬天得以活命,他们这些大臣不至于到了冬天就开始为大雪紧张起来。
“是啊,就算有的百姓买不起一冬天的煤炭,还有火炕,只要有木柴,百姓们冬天就可以靠着火炕过冬。”
“连下官用过这火炕后,都找那个老吴记铺子的泥瓦匠回家盘了一个出来,晚上睡在这火炕上,整个身子都能感觉到舒坦,一天的乏累都没了。”
“尤其是对老年人,到了冬天腿脚不方便,双腿感觉到冰冷,在火炕上这么躺着,舒服的很,有的老年人一上了火炕,就不想下来了。”
“我家老爷子就这样,一天有时间,就让人把火炕烧起来,如今,吃饭都不下来了。”
“这火炕还有这作用,老夫回去倒也要试一试了。”
听到这里。
房玄龄竟然有些心动了。
当年跟在当今圣人麾下,虽然不用上阵杀敌,但也需要随军出征,为了大唐风餐露宿,四处奔波,长时间不注意,让他也落下了一身的毛病,年轻的时候,倒也没什么,现在岁数上来了,这些毛病就开始显现出来了,每到天冷起来,两条腿的膝盖就会不停地往外冒寒意。
火炕要是有这作用,他还真想试一下。
不然这冬天有的挨了。
.
,.
关于长安多出了好几种过冬的办法。
这种事情。
不仅中书省的中书令房玄龄和中书郎在聊。
大唐朝廷的其他部门也在聊,更有甚者,清闲的部门,几个官员围在铁炉子周围,烧着铜水壶,摆上茶具,看着门外的白雪,开始围炉饮茶。
武勋们聚集的部门,则是围着铁炉子喝酒。
而长安百姓家,则是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大唐煤业商会&带来的改变,还有‘老吴记铁器铺子&所带来的影响。
在冬天里,那些因为没有算好日子,要在冬天临盆的产妇们,可以放心的在有火炕,还有铁炉子的冬天生孩子了。
那些买不起木炭的百姓家,可以放心的把煤炭买回家,不再担心家里的老人,还有孩童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了。
在贞观六年的冬天。
李世民站在太极宫的大殿门前,手里攥着一把雪,身后几个巨大的铁炉子不停地在释放着热量,让整个太极宫内变得十分温暖,哪怕是开着殿门,也可以将外面的冷意拒绝在殿门口的地方。
站在殿门口,都能感觉到殿内的热气。
李世民看着太极宫内李丽质安排送来的铁炉子,便不再纠结那枚丢了的白玉摧决。
一枚白玉摧决而已
哪比得上这些铁炉子。
因为这些,他也对李怀安多了几分包容,还有纵容,很想看看,在李怀安的作用下,大唐还有什么变化。
这个被他册封为寿昌县侯的李怀安,给大唐带来了土豆,带来了过冬之物。
“在今后的日子里,这寿昌侯还能给大唐带来什么呢?”
李世民不知道,也很期待。
李怀安也因为建立‘大唐煤业商会&,对大唐世界的大唐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随着冬天的到来,开始逐渐蔓延到整个大唐,
而‘大唐煤业商会&,也注定会成为一家对整个大唐最具影响力的商会。
至于这一艘已经初见峥嵘的巨轮,将要行驶到哪里,也只有李怀安这个在幕后掌舵的人知道。
也许。
‘大唐煤业商会&这艘巨轮,会把整个倭岛无情的撞烂,也说不定。
毕竟。
在倭岛上有着很多的金银矿,还有人口,‘大唐煤业商会&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来挖煤。
对于李怀安来说,他最喜欢倭岛上的黄金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