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想迅速将能放下所有家畜的饲养棚建出来,人手肯定是越多越好。
而且征兵一事已经结束,还有许多闲着的百姓无事可做,刘安便继续招募乡勇。
如此,刘安想做的事暂时就安排完了。
回到县衙的书房,刘安又开始了每日早起锻炼,之后和张辽一起看书练字的生活。
气温越来越低,县衙中已经点起了火墙,刘安所在的房间中还会有下人专门送来熏香火炉,小日子过的异常滋润。
如此过了两日,过着安逸生活的刘安愈发感到不安。
想到百姓在外忍着寒冷做工,或缩在没有火墙的陋室中瑟瑟发抖着过夜,他就无法静下心来待在安逸的县衙中,不时的就会思考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这日他想到前世在农村看到过的火炉烧煤取暖,再用管道将一氧化碳排到室外的方式。
不过此方法刘安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便是廉价煤炭的来源,老百姓肯定不愿花大价钱买煤炭取暖,如此廉价煤炭便是必须的。
第二,火炉的建造,刘安只记得大致模样,具体内部构造如何,却是不知。
第三,以如今的技术,能否做出那种薄而不漏的管道问题。
想到就做,刘安三管齐下,一面命人去山区中寻找煤矿矿区,寄希望于能够天降一个免费的煤炭来源。
另一方面也让人多番打听,有无百姓能够负担的起的煤炭售卖。
然后刘安又找到北部铁矿,与付招及那里的铁匠商议火炉和管道的打造问题。
付招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铁匠,刘安一说他便明白了此两物的用处,并表示没有问题。
只不过管道无法打造的太薄,也没法保证完全不漏气,只能尽力而为。
刘安想了想,便觉没问题。
现如今的老百姓不像后世人那般矫情,即便稍微开窗放走一氧化碳使得室内温度略微降低也无碍。
而且以如今的建造技术,也做不到后世那般几乎密不透风的程度,即便不开窗通风,也很少会中毒的。
正好此处便是铁矿区,每日都能产出大量铁,管道稍微厚一些,浪费些铁,也没关系。
只要能够让一截一截的管道连起来,将大部分有毒气体送到室外就可以了。
除了烧煤之外,刘安还想到了张仲景做饺子防冻耳的典故。
前世刘安逢年过节和家人一起吃饺子,又一次谈到饺子的来源,家中长辈口中说出来的自然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刘安不信,便去百度了饺子的来源。
才知道据说是医生张仲景不忍百姓冬天冻伤耳朵,便研制了一个祛寒的方子,名叫祛寒娇耳汤。
做法便是将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混在一起切成馅,然后用面皮包起来煮汤。
而羊肉本身也具有驱寒的作用,因此服用了祛寒娇耳汤的民众都浑身生暖,果然当年没有冻耳。
又因为做出来的饺子形状类似耳朵,且此方最初的用意便是防止冻耳,便渐渐有了娇耳的名字,这便是饺子最初的来源。
刘安从铁矿区回到九原后,便找来当地医师,让其择可食用的驱寒药物,与羊肉一起切陷,做成了饺子。
刘安让人尝过味道,确定没问题后,刘安便让林方下令各县,气温特别低的时候,每县要按照此方煮饺子,分发给民众喝。
不需要每个人一大碗饺子,只需要每碗饺子汤中加几个水饺,便能起到御寒的作用。
刘安记得当时张仲景给民众发放的祛寒娇耳汤,每碗汤只有两个饺子,民众喝完就浑身暖烘烘的了。
刘安发挥自己前世的知识,将饺子制作出来后,又思考发面的方法。
发面制作的馒头、包子等面食,使用方便,口味绝佳,对身体的影响,也比死面制作的食物更健康。
死面制作的食物,不易消化,而发面制作的馒头包子,容易消化和吸收,不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长期食用好处还是很多的。
除此之外,馒头包子方便携带和保存,只要气温不是特别高,放个几天不会坏掉,还能直接食用。
以后急行军时,每个士卒携带几日的馒头包子作为干粮,能节省很多时间。
不过发面的研究却不像饺子那般容易,前世刘安本就不会和面,所知也不过是借用酵母发面。
但东汉这个时期,上哪去找酵母?
因此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刘安和一些擅长做饭的妇女多次讨论和尝试,才终于成功研制了发面的方法。
其实在没有酵母的情况下,发面的方法也是有多种多样的,可用酒酵或酸汁等发面。
刘安研究出来的方法则是将揉好的面团装入坛中,其上覆干面粉,再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自然发酵,等待一段时间,面便可发好。
将发面的方法研究出来后,刘安并未宣扬,甚至严令那几名一起研制发面的妇女禁止将发面方法传出。
他能想到将馒头包子作为急行军干粮,今后所要面对的敌人也必然能够想到,他可不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后,刘安制作出了馒头和包子两种味道极好的食物,并让人在庄园外又建了一处馒头房,专门制作售卖馒头包子。
不过这种精细面制作出来的食物,普通老百姓肯定是买不起的。
因此刘安只能将馒头包子卖给那些豪强和家资富裕的百姓。
只是,馒头包子推出之后,大受五原各县豪强的喜爱,甚至有距离最远的县中的富户专门跑到九原来大批定制馒头和包子。
只不过,刘安就一家馒头房,人手也不是很多,基本上当天蒸出来的馒头当天就卖完了,没有多余的时间接受定制。
刘安听说这个情况后,便让刘备安排去五原其他县也都开了馒头房的分铺。
渐渐地,馒头包子的事情传出五原,相邻的云中郡和西河郡也有人慕名而来,求购馒头包子。
不过依旧都是些大冬天闲着没事干的豪强派的家中仆从前来,老百姓既没钱,也没时间和闲情逸致来享受美食。
在这期间,刘安的支线任务——在庄园中经营第一家布铺完成,奖励了20点贡献度。
同时发布了新的支线任务,经营第一家铁匠铺,任务要求和奖励是一样的。
至此刘安也明白了,接下里的支线任务估计都是经营第一家xx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而奖励只有20点贡献度,他甚至有点想放弃继续做支线任务了。
毕竟经营各种店铺,不一定能挣钱不说,还劳民伤财,而奖励只有区区20点贡献度。
见识了战争财的刘安,已经不是当初为了区区一点贡献度便到处忙碌的他了。
如今的刘安,的确有点瞧不上这区区20点贡献度。
但他又想知道完成所有支线任务之后会发生什么,于是刘安只能硬着头皮再找人继续在庄园外修建店铺。
不过已经看穿支线任务的刘安,这次一口气让人建了五处店铺,也省得到时候再找人建设房屋了。
房屋建好之后,刘安便将其交给了刘备,让他安排人照看铁匠铺,出售一些常用的农具,刀剑等物。
三天时间,铁匠铺的任务也完成。
果不其然,下一个任务还是经营店铺,这次是木匠铺。
刘安同样将此事交给刘备筹办,而铁匠铺任务完成的当天,刘安派去北部山区寻找煤矿的人终于传回了消息。
在五原郡的五原县北部,发现了煤矿。
此时,已经打造火炉和管道多日的铁矿区,共打造出了八十多火炉和三百多根长度为一米左右的管道。
此外还有用于链接室外的短距离转折管道以及防止气流倒回的三通管道若干。
于是刘安又招募民众挖煤矿,没有工钱,但是管饭,而且每人每天可领取其所开采煤矿三分之一的煤炭作为工钱。
再者,累计开采煤矿达三十日者,可获得一台火炉和若干管道。
不过每日所采煤矿必须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计算天数,以此来防范那些来混天数的地痞无赖。
起初人们不知火炉的作用,直到有人花费重金购买了火炉和管道,拿回去试用发现保暖效果不错后,民众才纷纷应募前往开采煤炭。
所采煤炭,扣掉民夫应得那份后,刘安计算过开采、运输、经营等成本,只按照获利两成的价格低价出售。
十一月二十日,距离刘安给夏侯兰飞鸽传书要求运送辣椒一事,已经过去半个多月。
这日,运送辣椒的队伍终于抵达九原。
刘安查看过后,确定全是未磨粉的完整干辣椒。
夏侯兰按照刘安的命令,此次共送来八十石辣椒,也就是四千八百斤,折合汉斤九千六百斤。
刘安按照各县的户数,给每县送去对应的汉斤数,让当地县长,给每家每户免费发放一汉斤的辣椒。
同时让他们引导民众,将辣椒中的种子取出来晒干,于明年播种在自家菜园或耕田之中。
具体方法刘安都告知了各地县长,若是进展顺利,明年刘安便可直接在当地收购辣椒,再磨成粉高价出售给关中各世家。
不过磨成粉的味道和辣椒的味道没有多大区别,被关中世家发现售价五千的辣椒粉原型便是这辣椒,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不碍事,辣椒量产之后,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也就今年能够以五千价格出售,明年还不知道会降多少。
他并不担心辣椒的秘密被其他世家窃取后,亦从中取利。
毕竟只有第一个售卖的获利最大,等到大汉各地都有人种植辣椒后,世家还能否瞧得上辣椒的那点利益都不好说。
十一月末的时候,林方特意找到刘安,将收税的事情说与刘安。
年底的时候,太守要派计吏前往洛阳,汇报本郡当年的情况。
其中包括当年审了多少案子,出现了多少盗贼,死亡人数,新添人口等等各种民生问题。
其中,自然也包括朝廷最为关注的税收情况。
不仅要汇报当年赋税收了多少,还要将所征收的赋税一并带往洛阳,交到国库。
这一系列行为,在当时被称为上计。
如今已是十一月末,再不征税,便会来不及年终的上计。
可刘安还在等待朝廷的诏令,到底允不允许他以功劳换取五原免赋三年一事。
犹豫良久,刘安还是没有同意现在就开始征税。
派往洛阳表功的人已经去了快一个月,算算时间,也就这几天便能得到回信了。
刘安准备再等一等,如果最后实在来不及上计,便从此前民众存到粮铺的粮食取一部分,按数上交赋税。
之后刘安再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购粮,补上拿出来的这部分。
好在又等了几日,腊月初一的时候,朝廷的使者终于来到了九原。
林方带着刘安程则等朝廷命官迎接前来宣旨的黄门侍郎。
在林方等人行过礼后,黄门侍郎缓缓打开书简,念道:
“有诏敕五原太守林方……”
后面巴拉巴拉念了许多冠冕堂皇的话,刘安这个只读了半年圣贤书的半吊子,只听他念而不看字,听了一会儿就迷糊了。
文字拗口,又极为简洁,刘安看书时即便知道字怎么写都还要理解一会儿才行,那黄门侍郎念的虽然不快,但在不知道具体哪个字的情况下,刘安逐渐就对不上号了。
大致情况就是,黄门侍郎念的每个字刘安都能听清,但连在一起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直到最后面,念到‘拜五原太守林方为凉州刺史’这里,刘安才又能听懂。
封赏下来,刘安北征草原一事,算是正式告一段落了。
朝廷同意了刘安以征鲜卑之功换取五原三年免赋一事,但不知为何,却将其迁为涿县县令。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封赏。
这里刘安着实不懂朝廷怎么想的,涿县可是大县,将刘安迁为涿县县令,虽然依旧只是一县之长,但县令可是千石官,县长却只是四百石的官员。
这明显是升迁了。
而且涿县比之九原不知富庶了多少,油水丰足,也算的上是一个肥缺。
朝廷能够同意免去五原三年的田赋,已经在刘安意料之外。
那可是三年啊,虽然五原人少,收不上来多少田赋,但以刘宏贪财的个性,蚊子腿也是肉啊。
以刘安的功劳,刘宏或者朝廷诸官不想给刘安封爵他能够理解,但在已经免赋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强行将刘安迁往涿县。
他着实看不懂朝堂诸公和皇帝刘宏的操作了。
本来刘安以为能够留在五原好好发展,安心种田发育,这下好了,又被迁去了涿县。
不过让刘安庆幸不已的是,程则升为五原太守,高顺则拜为了九原县长。
高顺一介平民,能够一下坐上县长之位,完全是因其此战所立军功,以及刘安着重在表功书上赞扬了他。
另外,朝廷的任命书中,刘备因功劳及宗室身份被拜为辽东郡新昌县令。
至于最为勇武,杀敌最多的张飞和吕布二人,则分别授予了六百石的羽林右监,及北宫卫士令。
其中羽林右监乃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的属官,北宫卫士令则是同为九卿的卫尉属官。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