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火箭的入轨精度就是导弹的命中精度

  应该说,基础型东风31并不能算是一种性能出色的弹道导弹。

  如果按照早年间8000公里的门槛来分类,甚至只能勉强摸到洲际导弹的边而已。

  好在这次任务的难点主要在于飞网机构,就连执行拦截任务的卫星本身也是一次性的,会跟着被捕获的空间碎片一起坠入大气层中烧毁。

  所以对于平台的要求并不高,预计的发射载荷也就是100kg左右的水平而已。

  只要能做好火箭主动段的能量管理,成功入轨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同时,因为可以在满足一定要求的硬化地面上直接用发射车进行冷发射,也并不需要占据一个宝贵的卫星发射工位,对于现阶段已经接近饱和的发射系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

  华夏在航天领域虽然起步并不算晚,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国力所限,向这方面倾注的资源都比较有限。

  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从92年初立项一直到第一阶段结束,十多年时间的总预算只有区区百亿人民币的量级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保证项目进度和发射成功率就已经称得上是奇迹,至于“走量”的问题自然只能放到次要地位去考虑。

  发射次数少,经验自然就少。

  经验少,为了保证成功率,就要用更长时间进行更细致的准备。

  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华夏三大发射场的航天发射周期都相当漫长。

  像2004年下半年内发射7次,就已经是突破极限、值得专门发文庆祝的“超频”水平。

  而冷战巅峰期美苏那种几天一次发射任务的疯狂频率,在当年的华夏看来几乎就跟科幻电影一样。

  其实原本,华夏国内本身也没有太多的卫星发射需求,和发射能力之间的矛盾还不算太明显。

  真要说起来,还是常浩南自己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通过海洋一号和青鸾星座两个项目,强有力地推动了华夏在航天应用领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对于在轨卫星数量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的作茧自缚了属于是。

  总之,在常浩南把这个想法写成报告提交上去之后,几乎是一路绿灯地得到了批准。

  并且是由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殷良兴亲自负责和他对接。

  与很多国企那种一把手负责管,二把手负责具体业务的模式不同,这位殷良兴总经理是实打实的专业出身。

  直到两年多以前还在负责具体的一线研发工作。

  应该和常浩南有着不少的共同语言。

  果然,在见面之后,两人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寒暄,便迅速进入了正题。

  “根据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的情况,预计在今年秋季9-10月份,会有一次强度相对较大的太阳风暴,届时很多在轨运行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干扰,并且轨道运行参数也可能出现一定变化。”

  常浩南直接拿出了欧空局通过恒星公司给提供过来的太阳活动检测报告:

  “考虑到这块空间碎片的轨道高度本来就和国际空间站差距不大,如果再受到影响导致降轨,就有可能真的威胁到空间站安全,所以我们希望,最好是能在8月末到9月初这个时间窗口内完成发射和捕获任务。”

  殷良兴刚开始看的津津有味,但紧接着就露出几分困惑:

  “等一下……虽然太阳活动确实有可能影响航天器的轨道参数,但我来之前看过相关资料,那块碎片离空间站还有几公里的高度……不太可能因为一次太阳风暴就搞出这么大的落差吧?”

  航天科工集团的业务以导弹为主,但他是早在分家之前就进入航天系统工作的老工程师了,对于这些事情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

  “实际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常浩南点了点头,回答道:

  “太阳风暴对轨道影响的主要机理,是通过诱发焦耳加热和粒子沉降让地球高层的大气密度上升,从而导致卫星在轨运行的阻力明显变大,不过这个峰值周期只会持续2-3天。”

  “那……”

  殷良兴显然还想再问点什么,但注意到到常浩南好像还没说完,便噤声等待对方的进一步解释。

  “在这两到三天里面,低轨航天器的轨道变化幅度是非常夸张的,在不进行动力提升的情况下,很可能每天都会下降200-300米。”

  后者继续道: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可以趁机向外界舆论渲染空间碎片的紧急威胁,并且单方面宣布NASA的拯救计划已经失败,然后赶在太阳活动完全结束之前,由我们去解决这场危机,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扮演一个救世主的形象……你知道,西方人很多时候真就吃这一套。”

  可怜老殷同志一年半以前才刚从技术转成全职行政岗,管理的又是航天科工这种相对有些自闭的企业,在听到常浩南这个堪称阴损的计划之后瞬间就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好在毕竟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很快便从惊讶中恢复了过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于发射周期和任务灵活性的要求确实很高……”

  就在常浩南说明情况的这段时间,航天科工方面的技术人员也已经拿出了带来的一部分电子资料。

  于是殷良兴话锋一转,也开始介绍自己这边的情况:

  “基础型东风31的生产任务基本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目前停留在最低的生产节奏上,主要只是为了保留生产线,等待下一步的改进型号投产,所以产能和工时这方面不成问题。”

  “只不过固体火箭的推力呈现强非线性,灵活性相比液体火箭发动机要低不少,另外我国南方靠近赤道的发射阵位也是过去测试相对较少的,所以对能量管理和入轨方式设计的要求更高。”

  尽管把弹道导弹改造成运载火箭的情况并不算罕见,但二者所执行的任务毕竟各有特征,绝对不是把弹头拆下来直接换个卫星上去就完事了。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

  华夏这边别说是固体火箭,就连中远程固体导弹实际都没试射过几次。

  实际上,殷良兴如此重视本次任务,除了命令直接来自最高领导层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希望能够借此多积累一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数据,反过来给正处在研发关键阶段的下一代、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提供帮助……

  “入轨策略这方面不用担心。”

  常浩南摆了摆手:

  “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周平建同志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原副总设计师刑牧春同志都在一同负责太空渔船计划,他们在这方面经验相当丰富,时间上也足够规划一次全新的发射任务。”

  “至于能量管理问题……”

  他直接把自己笔记本上早就写好的一页内容递给对方:

  “固体运载火箭因为单一子级发动机的控制时序固定,所以在主动段入轨过程中基本职能采用滑行方式提升入轨高度,我可以基于定点制导的转移轨道规划数据,制订一套火箭助推阶段的飞行轨迹算法。”

  然而,殷良兴却摇了摇头:

  “关键不在这里……”

  他一边继续解释,一边从旁边拿过张纸画了个图:

  “液体燃料火箭在推进过程中可以通过阀门调节燃料的流量和流速,所以本质上并不是在某个特定时间,而是达到某一位置之后执行特定动作,但固体燃料火箭的发动机工作时间无法自由控制,一旦启动,就只能在预设的时间点执行一次关机动作。”

  “即便是一部分有分段推进能力的固推,也是在固体药柱的特定位置增加了隔板,同样无法实现开关机时间的自由控制,所以在固推工作的中末端就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动作,从而把多余的速度增量消耗掉,而这个耗散多余速度的过程会影响火箭的位置分量,影响到最终的入轨精度。”

  说到这里,殷良兴稍微停顿片刻,接着换上了有些遗憾的语气:

  “另一方面,其实基础型东风21和东风31的圆概率误差不够理想,除去惯性导航系统本身的精度问题以外,也有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能量管理相对比较粗糙的因素。”

  “包括目前已经进入研发末期的31甲型弹,重点也只是提高射程,真正进入洲际导弹的门槛,至于进一步缩小圆概率误差,还有实现分导式多弹头,则还是更往后一代型号的目标……”

  “……”

  “执行太空渔船任务的卫星虽然体量不大,但本身也有一定的机动变轨能力,对于入轨精度倒是并不苛求……”

  常浩南先是从任务需求的角度打消了对方的顾虑。

  但他也能听出,对方此行是带着目的和期待而来,肯定不会满足于直接绕过问题。

  所以紧接着又继续道:

  “当然,圆概率……呃……入轨精度如果能提高那当然最好,只是这属于具体技术问题……我得拿到东风31相关的设计资料之后才能给你明确的答复。”

  不出所料,殷良兴当即大喜过望:

  “关于这点,常院士可以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