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八章 吏部选官

  杨广给杨铭的放权,无疑是杨铭最欣慰的一件事,他就怕老爹干预他挑选属官,那样会很不自在。

  该用什么人,他心里有个谱。

  都说历史上很多皇帝喜欢杀功臣,其实大家忽略了一点,在皇帝眼里其实没有功臣,只有能用与否。

  这是地位所决定的,就像杨铭安排东宫属官,并不是我喜欢我就用,而是你有没有用。

  当一个人高高在上的时候,他要算计到身边的每一个人,以保证权利稳固。

  朝会过后,杨铭在东宫见到了杨元庆,杨茵绛的异母弟。

  这小子生的龙精虎猛,身材高大威武,粗一看,真可怕,惹不起,但是杨元庆在杨茵绛面前的时候,温顺的像一只猫咪。

  这是源于从小被压制,心里有阴影了。

  人家也是嫡子,杨茵绛是嫡女,按理说女不如男,但不好意思,人家是太子妃,而且是杨约最维护的人。

  杨元庆这辈子只挨过三个人的巴掌,杨素、杨约、杨茵绛。

  这小子之所以来的这么晚,就是因为路过淅阳郡,在杨约那里呆了一段时间,老杨家现在,基本以杨约马首是瞻,除此之外还有杨茵绛。记住网址m.97xiaoshuo.cc

  “姐夫回来了?”杨元庆站起来,朝着杨铭嘿嘿笑道。

  杨铭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回来就好,你以后就跟在你阿姐身边,伱阿姐用你也顺手。”

  “姐夫放心,我晓得的,”杨元庆道。

  杨铭结婚的时候,这小子是负责将他姐姐背出闺房的,那时候杨元庆才十四岁,力气已经是非常恐怖了。

  打小吃的就好,骨架大,身体扎实,又去了边疆历练了几年,如今已经是一个铜铸铁浇的猛人硬汉。

  说来也奇怪,老杨家玄感这代以下,似乎偏重于武一点,走文官路子的非常少。

  “领了门禁令牌和盔甲军械了没有?”杨铭问道。

  杨茵绛替弟弟说话道:“元庆刚进宫不足半个时辰,一直在我这里,还没有来得及去领。”

  “那就去领吧,我跟你阿姐有些话要说,”杨铭道。

  杨元庆赶忙起身告退。

  “是裴曦的事情吗?我已经知道了,”弟弟走后,杨茵绛来到杨铭身边坐下,道:“她已经进宫了,眼下就在阿云那里。”

  杨铭昨晚回来,是住在燕小棠那里,所以这件事没来的及说,裴曦进宫,肯定是第一时间给杨茵绛请安,所以她才会知道。

  “杨瑞和世民在国子监吗?”杨铭问道。

  杨茵绛笑道:“这么大的喜事,我已经派人去将世民叫回来了,他眼下应该也在宜春宫。”

  像李世民和李建成这样年龄差距较大的亲兄弟,叔嫂之间没什么避讳,主要是因为世民还太小,长嫂如母嘛,但是成年之后,他和裴曦之间就要保持距离了。

  杨铭点了点头:“你平时得闲了,也与裴曦多多亲近一些,要让李渊他们觉得,咱们是重视他的。”

  “这是自然,李渊与父皇是表亲,而且这个人极为不简单,以前的韬光养晦,倒是我小瞧人家了,”杨茵绛笑道。

  其实不算小瞧,杨素杨约在,李渊确实不上台面。

  “不过有一件事情,挺奇怪的,”杨茵绛突然蹙眉道:“我虽然知道裴矩与王通关系匪浅,但裴矩也不至于给王通的一个弟子,找个本族的女儿吧?”

  杨铭愣道:“哪个弟子?”

  “还有谁?”杨茵绛撇嘴道:“就那个魏征啊?裴矩竟然亲自出马,从族内挑选了一名正值适嫁之龄的女子,要许配给魏征。”

  杨铭顿时皱眉,魏征历史上的正妻确实出自河东裴氏没错,但那也是功成名就之后的事情,眼下一个不起眼的小吏,裴矩就这么看得起他?

  巨鹿魏氏在河东裴眼里,那就是小门小户,裴矩虽然是家主,但是人家姑娘的爹同意闺女这么下嫁吗?

  “谁家的闺女?”杨铭好奇道。

  杨茵绛道:“岳阳县令裴世婺的女儿。”

  裴世婺,外加出访日本的裴世清,以及裴矩本名裴世矩,这一看就是一辈人,都是世字辈的。

  一个县令的闺女嫁给东宫属官,听起来好像不亏,但是河东裴嫁巨鹿魏,这尼玛就亏大发了。

  难道裴矩已经看出魏征是个潜力股?眼光好到这个地步?

  人家确实是潜力股,历史上也给李建成做过太子冼马,后来又是郑国公又是太子太师,很牛逼的人物了,属于是给李世民“纳谏”这个好名声增光添彩的人物。

  杨铭沉默半晌后,苦笑道:“随便吧,只要人家舍得嫁,咱们没有必要干预。”

  杨茵绛点了点头道:“如果魏征娶了裴家女儿,就不能只让他做一个小吏了。”

  没错,杨铭也是这么考虑的,裴矩这么捧,杨铭也得跟着捧,不然就是不给裴矩面子。

  好家伙.杨铭突然想明白了。

  裴矩并不是真的觉得魏征有多大能耐,而是给裴淑英在东宫培植心腹呢?魏征这种头铁耿直,什么话都敢说的人物,那不就是一个大喷子吗?绝对能帮裴淑英做一些她不便出面的事情。

  裴矩啊裴矩,你真有这个心啊?

  杨铭突然间有点心烦意乱,看样子今后要提防着点裴矩了,免得他搅乱自己在东宫的安排。

  离开寝宫,杨铭去了承恩殿,他没有召集所有人议事,而是在各个官署之间闲逛,观察众人处理政务。

  门下坊,元文都道:

  “人手紧缺啊,很多事情都忙不过来,虽有李公指导,但是进度仍是缓慢,殿下是不是跟吏部再要点人?”

  眼下的门下坊,官员和吏员加起来,有一百二十七人,但满编是三百二十一人,缺了一半还多。

  其实原本杨昭留下来的吏员有很多,但是杨铭不想用,所以眼下的东宫,大部分吏员,还是他曾经的班底,不少都是从荆州带过来的。

  杨铭皱眉道:“那我再给你添两个人,御史台的黄凤麟,补上最后一个内舍人,魏征让他去做主事令史,至于佐吏,我去一趟吏部亲自挑选。”

  杨铭以前答应过黄凤麟,会给对方谋个新差事,来东宫做事,黄凤麟肯定是乐意的。

  东宫的属官,属于品级不高,但特别有社会地位,就拿那个谢文来说,他本来是杨广的禁卫,品级也不高,但是一旦离开皇帝身边,就是一步登天了。

  去了典书坊之后,封德彝和李百药也是在抱怨人手不够,毕竟这两个坊,是事务最重的两个部门。

  于是杨铭直接去了吏部。

  杨恭仁笑呵呵的让人准备出吏部记载候补官员的名录,由杨铭查看,然后倒了一杯茶水,笑道:

  “吏员好说,不少世家子弟眼下都赋闲在家,找个几百人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至于官员,还是得殿下亲自择选。”

  杨铭点了点头,继续翻阅着名录:“你可不要给我举荐,让我自己选。”

  杨恭仁一愣,笑道:“不会不会。”

  他确实有这个打算,因为家里确实有不少晚辈还是灵活就业人员,但人家杨铭提前把他嘴巴堵上了。

  这个名录里面,名人可真不少,很多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最后,杨铭定下了一些人。

  刘弘基,韩僧寿、李密、韦福嗣、韦义节、郑元寿、殷峤、姚思廉、裴行俨、唐俭、赵长文,杨思玄。

  刘弘基的爹刘升,曾任河州刺史,但已经死了,他是举孝廉添为候补,可以就任门下坊主事令史。

  韩僧寿跟玄感是铁哥们,韩擒虎的嗣子,李靖的表哥,可以任命为左内率。

  李密本来是杨广的千牛备身,结果因为宇文述的原因,现在也闲了,无事可做,这个人用好了,就是左膀右臂,可以去典书坊做管记舍人。

  韦福嗣、韦义节,刚刚出事被拿下,杨铭这么快就重新起用,是给韦家一个态度,好让京兆韦能老实点,这两人从前的官都不小,都去典书坊,一个做管记舍人,一个做宣令舍人。

  郑元寿,是被杨铭从右候卫将军撸下来的,就去做太子左卫副率,给杨玄挺打下手。

  殷峤的爹殷僧首,现在在秘书省做秘书丞,杨铭完全是看上了这个人的名气,因为殷峤就是大名鼎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殷开山,我让你担任左宫门将,去给我看大门吧。

  裴行俨去做右宫门将。

  姚思廉是南方人,原先给韦盈的嫡子杨侑做侍读,后来韦盈不用人家了,那正好我用,好歹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去门下坊做主事令史吧。

  接下来的唐俭去右卫率,给李靖打下手。

  赵长文做宣令舍人。

  最后一个的杨思玄,是杨恭仁的侄子,燕小棠的表哥,就去做右内率吧。

  一口气选了这么多人,其实还有空缺,但是杨铭实在不好选了,

  “我要的吏员,关中出身的多一点,山东次之,江南最末,你可把握好了。”

  吏员是不入品的,干的活却是最重的,相当于临时工,基本出自世家大族的旁枝末节,又或是庶出,想要转正,可能性不大,很多都是干一辈子佐吏。

  但人家也算士,跟农、工、商,是跨了阶层的。

  杨恭仁笑道:“太子放心,天下士子皆在吏部备档,您想要什么,我就给您找什么。”

  说着,杨恭仁又道:“臣见殿下近来事务繁重,身心疲惫,要不要今晚去我那里歇一歇?”

  杨铭摆了摆手:“算了,实在没有那个精力。”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家父隋炀帝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