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时间进入到火炉般的8月。
这个月份一般也是华国的用电最高峰。
一方面室外气温动辄在40以上,不管是家里还是单位,空调要一天到晚的开,百姓日常生活的耗电大幅增加。
二是华国的工业生产,也处于热火朝天的时期,要完成的客户订单很多,流水线需开足马力的运转,工业用电也在大幅增长。
而如今的华国,已进入了电动车的时代,马路上看不到几辆的燃油车,基本处于淘汰边缘,不管什么车型,全部都在电动化,这个趋势无法阻挡。
但带来的问题就是电力的消耗明显增加了,以前每年要进口几亿吨的原油,超过一半被燃油车消耗,现在改用电了,每年带来的电力消耗,都是几万亿度,明显增加了华国电网的负担。
甚至局部地区会出现缺电的情况,影响居民生活与工厂生产。
而考虑到供电可能会不足的意外情况,避免工厂停工。
8月5日,星源集团的一台发电用的浮空继能器,拖拽着一根3万多米长的超导电线,升上了3万米的高空,虽然这根使用纳米塑料绝缘外壳的电线,可以承受巨大的拉力,但为了避免拉断,每隔一千米的线段,会安装一套小型的风扇反推装置,产生的推力可抵消电线的自重,这就避免了电线自重过大承受不了的问题。
通过这个3万多米长的的超导电线。
发电用的浮空继能器,产生的10万K至30万K的发电功率,可以近乎零损耗的传输到地面,解决了星源集团可能面临电力不足的隐患。
如果一台发电用的浮空继能器不够用,可以增加到五台、十台,这完全没有问题。
总之作为一家经营能源领域的企业,星源集团不可能会遇到能源不足的问题,好比厨子最不可能被饿死。
而在充分的能源与物质的供应前提下。
8月份,星源集团10多万的员工们,近乎三班倒的努力工作,而且情绪高亢,工作效率在不断的提高,技术人员们还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各种最先进的技术,都应用到提高生产效率上。
比如AI技术。
最新的6G技术。
智能机器人技术。
先进的3D打印技术等。
再在管理方式上做出改进,让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工人们反而更轻松了,加班时间更少了。
而得到李星阳高度重视的《铂金矿工计划》,效率提升自然是最快的,甚至明显超出了预计。
8月20日,星环反射器的核心部件——高精密的反光管道,总装完成,测试性能达标。
23日,通过一艘航天工业集团的“大力神”运输飞船,将尺寸较大的星环反射器的核心部件,成功送入到了太空中。
24日,星环反射器的“喇叭口”反光组件与“喇叭尾”细长管道,开始了组合拼装。
28日,完全体的星环反射器组装完毕,其喇叭口直径达五十米,管道总长度约五百米,末端发射口直径只有一米,可以说是一個不小的大型装置。
其能收集与发射出的最大光能功率,可以达到1亿K以上。
内部光损耗率低于千分之一。
还能精准的,把光能传送到最远10亿公里之外,并确保照射目标位置误差不超过100米,小范围角度内,还能做出较为快速的调整。
一座的研制成本大概在50亿左右,不算很贵,相当于五颗能量中继卫星。
但从发挥出的作用看,星环反射器,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过了能量中继卫星,甚至可替代能量中继卫星的作用,为什么得到大量使用的却是能量中继卫星,而不是星环反射器?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一个,能量中继卫星小巧灵活,照射范围广,可同时为多个太空装置供能,星环反射器体型庞大,转动缓慢,只能照顾到一个目标。
其二,能量中继卫星可接受到四面八方打来的光束,星环反射器的大喇叭口,最多接收到一个面的光能。
最后,能量中继卫星的供能范围在0到100万K之间,覆盖大部分的用户使用场景,星环反射器的供能范围,一般不小于500万K,最大可以达到上亿K,而在太阳系范围内,超过500万K功耗的使用场景不多,只有在能量主干道、大型飞船与星际移民飞船等方面,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尤其是星际移民飞船,意味着可以去其他恒星系统内发展,极大的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
但星际移民时代,目前看来还太过遥远了,估计至少得五十年上百年后,人类才会把目光放到其他恒星之上。
这就意味着星环反射器,暂时只能充当配角,无法成为主角之一。
8月30日。
一万多公里的太空轨道中。
完全体的星环反射器,开始了一系列的功能测试。
有光束照射试验。
有实际误差测量试验。
有光扩散率测量试验等。
当这座星环反射器射出的一道光柱,跨过数亿公里距离,在半个多小时后,精确命中了火星上一台报废状态的火星车,证明其精准度完全达标后。
最后一项的重要功能,也开始了测试,只要这项功能好用可靠,便可宣告其正式投入使用,《铂金矿工计划》至少成功了一半。
只需等着“战天号”采矿飞船总装下线即可。
这项功能也极其的重要,是未来想自由自在的开展各类星际开拓活动的前提。
量子通讯技术。
全称为“单方面实时量子纠缠通讯技术”。
利用的是量子纠缠原理,让星环反射器,发射大量处于纠缠态的光子,只要这些光子被飞船或别的太空装置接收到了,只要接收端的光子在人为干扰下,发生了改变,星环反射器这端就会瞬间知晓,因为这头的光子同步发生了改变。
于是使用端的飞船,就可传送自身的坐标、时间、有意义的编码信息,或者发送求救信号等,进行单方面的通讯——无法进行双向通讯,因为信息的传递速度,是不可能超过光的,只有让纠缠态光子,提前跑完两者之间的距离,才能做到单方面的通讯。
“能单方面的进行通讯也够了,太空中的情况非常复杂,风险较高,更需要把宝贵的信息,实时的送到蔚蓝星,便于我们采取行动应对,蔚蓝星的情况,要延迟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才能通过传统通信方式被船员知道,存在一定的滞后,但这个问题不算太大,既然都进入太空冒险了,还是把注意力放到手头的工作上,少看新闻少刷视频多听音乐,这对船员们是好事。”
控制大厅内,集团的通讯技术专家端木诚道。
“双向的实时量子通讯,其实也不是不能做到,只要让太空中的飞船,也不断发送纠缠态光子就行了,但过于麻烦,很难保持通讯光的瞄准,距离越远信号越差,能单通很不错了。”
李星阳抱着手道。
很快。
太空中。
星环反射器对较远距离的一个太空装置,射出了一束细微的紫外光束——该光束由量子通讯器生成发出。
量子通讯功能的测试完成!
“单方面通讯取得成功,就算隔着上百万公里,也能做到零延时的信息传输,平均速率每秒0.5KB,最快为1KB,这完全够用了!”
这名技术人员颇为激动的道。
“好,太好了!”
“量子通讯在我们手上实现了。”
“虽然在物理上不可能打破光速壁障,但在信息层面,我们确实突破了光速的限制,用略微笨拙的办法。”
“可惜很难做到双通,不然就更加具有革命性。”
“有了这个技术,不管采矿飞船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至于抓瞎了,随时能做出最及时的应对!”
“……”
热烈的鼓掌声中。
每位专家和技术人员,都相当的兴奋与激动,互相击掌与拍打肩膀。
李星阳也点了点头,星环反射器进展顺利,9月前便实现了服役,而采矿飞船那边,这几天也是好消息频传,差不多也可以正式下线了,只剩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要完成,如果实在求快的话,似乎9月中旬,也可提前出发了。
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忙中容易出错,而且还得看看船员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