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万国的使臣迎来了反哺时刻

  弘治七年的春节如期而至,整个京城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氛围。

  鼓楼一带显得十分的热闹,主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不过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特别购得年货的家庭分明的高兴。

  以前都是的日子都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现在大家整体的生活欣欣向荣,导致整个京城的年味十足。

  特别在新年前的准备上,大家亦纷纷给自己的小孩准备新衣裳。

  “这种新式的衣服就是好看!”

  “我瞧我儿子他们的校服,当真是精神!”

  “我家小孩惦记尼龙扣的衣服好久了,今天刚穿上甭提他多高兴了!”

  ……

  春节是一段难得的悠闲时光,而今闲下来的妇人亦是聚到一起拉家常,现在尼龙扣的衣服成为时下谈论的焦点,亦是现在京城时尚的代名词。

  在尼龙新材料横空出世后,原本最初的发展方向是鱼线和鱼网,事实上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但随着皇家布行推出尼龙纽扣,并且对传统的服饰进行了改良,导致这种高级扣子衣服很快风靡京城。

  特别国子监率先采用尼龙纽扣,更是为名下的学院推出新式的尼龙纽扣校服。

  这扣子一扣,整套衣服便穿好了,整个人显得更加的精神抖擞,故而从去年夏天便已经出现了一种流行的新趋势。

  “此等衣服不伦不类!”

  “如此做法,将礼统置于何地?”

  “此等歪风邪气,应当进行遏制!”

  ……

  在面对新式的尼龙扣衣服的时候,很多保守派的士大夫跳出来进行指责。

  虽然他们直呼有辱斯文,但亦有着喜欢新奇的百姓,特别尼龙扣衣服在国子监流行成为趋势后,广大的百姓对尼龙扣的衣服显得十分的向往。

  有了市场需求后,自然就不乏追逐利润的人。

  即便不像后世的衣服那般花哨,但亦已经有了传统中山装的样式,最令人向往的还是那一颗颗五颜六色的尼龙扣。

  至于弘治统治下的朝廷,对这种事情自然不会反对,甚至还在暗地里默默地推了一把。

  即便是一颗不起眼的纽扣,只要将它放到对的地方,同样可以引领潮流,甚至是改变如今守旧的社会。

  “好看倒是好看,但就是太贵了!”

  “可不是吗?都差不多顶咱们缝两件衣服了!”

  “现在就兴这个,孩子也喜欢,穿出来倍有面子!”

  ……

  虽然百姓的接受度没有问题,但针对尼龙扣价格过高的问题,亦是让她们产生了一种无奈的情绪。

  偏偏地,尼龙扣衣服是时下的潮流,甚至代表着一种身份,你不穿甚至还显得低人一头。

  尼龙扣火了,尼龙扣衣服火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在发展。

  弘治七年,元旦大朝会。

  朝鲜、北顺和日本等使者纷纷来到了这里,在看到眼前这座雄伟的奉天殿,亦是默默地因为大明王朝的强大而感到紧张。

  文武百官亦是依次走在殿中,虽然大明朝廷难免要面对各种问题,特别财政的开支过大,但如今强大的大明王朝让他们的腰杆挺得笔直。

  朱祐樘在升朝后,来到了龙椅上淡定地坐下,目视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群臣,而后打量宣进殿中的使者。

  如今整个人越发的成熟与稳重,虽然七年的时间不长不短,但已经在万国建立了属于大明的绝对威望。

  特别大明去年派舰队绕道马六甲从印度洋进攻白古国,虽然现在白古国还是一个王国,但谁都知晓那个六岁的白古国王仅仅是汪直所扶持起来的傀儡。

  远在印度洋那一头的王国都被大明王朝轻轻松松面临灭国的命运,他们身边南洋、东海,又有什么能够跟大明叫嚣呢?

  虽然熟悉的流程,但今天的使臣团感受到王越等重臣的虎视眈眈,特别新晋的武勋铁象山像是要吃人。

  “我们朝仓家愿献生铁五千斤!”

  “我们马尼拉国愿献生铁一万!”

  “我们朝鲜国愿向天朝献生铁五万斤!”

  ……

  面对大明方面的潜在威胁,在此次的大朝会上,却是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各国的使臣纷纷向大明通过献铁表达他们的忠心。

  各国都拥有生铁的产能,现在得知大明王朝能修建京津铁路,偏偏礼部官员逐个找他们沟通,故而亦是十分上道地增加了贡品。

  当然,琉球的使臣此时已经满头大汗,因为他们的生铁一直依赖于福建。

  朱祐樘不是一个迂腐的皇帝,如今帝国的财政面临困难,京津铁路需要大量的生铁,所以自然是接受这帮一心只想沾大明便宜藩属国的诚意。

  各国或多或少都拥有铁矿石资源,他们其实不必将铁矿石运到大明,只要奴役他们的百姓开采铁矿和炼铁,然后将生铁运送到码头即可。

  之所以他没有选择武力扩张,其实亦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毕竟奴役的事情往往是自己人做得更加轻车熟路。

  朱祐樘面对这帮懂事的外国使臣,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便给旁边的郭镛递了一个眼色。

  “朝鲜加赐银元三千!”

  “马尼国加赐银元六百!”

  “北顺国加赐银元三千五!”

  ……

  郭镛对朱祐樘点了点头,便对各国的使臣给予了赠币。

  现在大明王朝的回礼显得简单粗暴,以前都是回赠大明的拳头产品,但现在直接赐银元,任由他们随意挥霍。

  各国的使者原本还头疼采铁和炼铁的事情,但听到这些恩赐后,眼睛不由得纷纷地亮了起来。

  眨眼间,新春佳节结束,一切仿佛又回归到平静之中。

  河北村,这是一个位于北京城北郊的小村子。

  原本这个村子名不经传,自从因高利贷而走投无路的余明到京城的一番传奇之旅后,河背村亦跟着余明火了一把。

  余明有幸见到当朝天子弘治,而且成为朝廷废除高利贷的典型案例,导致他这个高利贷的负债者顺利脱离苦海。

  已经数年过去,余明正站在村边的晒谷场上。

  现在他不再是被高利贷逼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虽然四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仍旧五十几,但整个人明显更加的精神。

  由于他是河北村千百年以来,第一位有幸面见过天子的人,而今他众望所归成为了河北村的村长。

  余明在出任村长后,亦是大力鼓励大家种植棉花,同时鼓励村里的女人纺织,导致整个村子生活是越来越好。

  原本很多人都以为棉花价格会大幅跳水,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海外市场不断做大,而棉花的经济效益一直很高。

  至于纺织更是不愁销路,现在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不再仅限于吃饱穿暖,而且开始追逐尼龙扣衣服,导致布料同样有很大的需求市场。

  余明看着村子里的变化,特别绝大多数村民都穿着新衣,心里亦是思绪万千。

  原本他在村子推动棉花和纺织,其实心里有着几分报恩的味道,向那位给予自己新生的帝王增加微薄的助力。

  结果呢?他有没有帮到皇帝另说,反而帝王所指的方向成就了自己,让他成为一个受村民尊敬的好村长。

  “村长,这真的能行吗?”

  “村长,咱们以前挖井可是死过人的!”

  “村长,要不您再考虑考虑,真出人命不好交代啊!”

  ……

  村民在得知村长余明竟然要挖一口新井,初时显得十分的亢奋,但很快却是纷纷表达自己的担忧。

  河背村的田地虽然得到天然河道的灌溉,但这里的土质十分松软,因此直到如今都没有井。村民长年的生活用水都是二里外的泉水,或是不太干净的河水。

  “挖井是朝廷鼓励的,我亦相信皇家挖井队的实力,咱们跟他们说明情况,到时再给他们加钱!”余明这些年亦是多了几分带头人的魄力,显得力排众议地道。

  现在的村民都已经见识到余明的领导力,看到村长坚持要请来挖井队,亦是纷纷表示同意。

  几日后,隶属于皇家建筑之下的挖井队带着他们吃饭的家伙进扎村子,村庄的氛围随之变得热烈起来。

  “放心好了,咱们的人不会出事,你们亦不需要额外给我们加钱!挖井,我们可是专业的!”领队的人是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得知情况,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挖井队的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装,竟然采用了尼龙扣子,而脚下竟然是尼龙鞋,显得隆重地燃烧钱了鞭炮举行挖井开工仪式。

  他们在选定的一块宽阔空地中,然后熟练地竖起一个井架,接着便搭好帆布帐篷,准备展开工作。

  挖掘开始了,工人们轮流挥舞铁锹,将松软的泥土一锹一锹地挖出。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很快就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坑洞。

  随着挖掘的深入,四面墙壁已经开始渗水。

  工人们再挖几尺,结果发现四面墙壁不仅渗水,而且泥土已经出现崩塌的征兆。

  “你们不能再挖了,再挖又要塌方埋人了!”余明一直在上面盯着,而今亦是惊慌地站出来阻止道。

  “余村长,放心好了,挖井我们是专业的!”领队显得十分自信地拍了拍余明的肩膀,而后对着自己的手下道:“开始吧!”

  随着话音落下,在下面挖井的人被吊了起来。

  余明看到竟然将人吊起来,却是更加的困惑。

  按说这个举动是要放弃了,但从刚刚领队的话语,却不像是要放弃的模样。

  答案很快揭晓,工人们运来了水泥圈。

  这些原本十分散乱放在外面的水泥圈,随着他们十分熟练地操练放到新挖的井里,竟然组成了一个水泥井壁。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精准度,因为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井壁坍塌,前功尽弃。

  “余村长,接下来的操练不能对外公布了,还请先行回避。再给我们一日的时间,保证交给你们一口新井,挖井我们是专业的!”中年男子拍着余明的肩膀,显得自信满满地道。

  余明虽然对挖井的操作显得十分好奇,但还是十分痛快地点头同意回避。

  一日后,在村民们期盼之中,新井落成。

  这口新井比他们预期要深得多,而且井里的井水清冽,还带着一点甜味,让所有村民都十分满意。

  “这是你们挖井的钱,若是少了,我们其实可以再加点!”余明捧着银元捧上,显得颇有诚意地道。

  中年男子接过钱袋,显得十分豪爽地道:“咱们都是合理收费,你们这口井并不费劲!若是附近村庄需要挖井的话,还请介绍他们联系我们挖井队!挖井,我们是专业的!”

  “好,我一定会给您介绍!”余明现在已经彻底赢得村民的拥护和爱戴,显得心情大好地表态道。

  其实河北村并不是第一个使用水泥井的,而是这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已经进入了北直隶地区,很多需要深井的村庄都请他们前去挖井。

  当然,其实最初还是北京城的大富之家,他们对好品质的水泥井需要更强烈,所以水泥井早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服务业。

  大明王朝像是一艘正在行驶的舰队般,从纺织业开始,而今一步步进行延伸到各行各业,正朝着美好的未来驶去。

  眨眼间,已经是三个月后。

  经过天津造船厂这些年的倾力打造,明远宝船不仅加了铁皮,而且还进行了不断改良,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战舰。

  大明王朝第三次前往美洲大陆的舰队已经从天津港出发,有了前两次的航行经验,此次明显更有章法,特别航海图更加的详细。

  这支舰队一路南下,在吕宋城完成最后一次补给后,便以关岛为跳板,驶向了茫茫的太平洋海域。

  由于对航速和时间都有了概念,在知晓要在海洋飘荡几十天的时间,由于已经提前知晓情况,反倒不再那般的难熬。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领航人是美洲总督,不过这位美洲总督不再从文官集团中挑选,而是一位太监。

  汪直出任印度洋总督奇袭白古国,让世人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太监,而是从中看到太监身上的军事才能。

  此次的美洲总督颇让人意外,竟然是军机处的张永。

  张永现在可谓是位高权重,只是此次想要扫除人家对他进入军机处的质疑,故而主动申请前往美洲大陆。

  他要世人看到成化朝出了汪直,弘治朝亦有他这个不弱于汪直的张永,如今更准确的称呼是郑永。

  此次出航终于得到皇帝的认可,他跟随干爹的张姓已经去掉,得到当今天子弘治御赐的郑姓。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独治大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