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联盟

  华灯初上,京城繁华仍旧。

  英国公府内,老一代的武勋纷纷云集于此。

  虽然这里并不是自己的府邸,但襄城侯李瑾今晚显得格外兴奋,频频举杯跟大家饮酒,宛如一个春风得意的新郎官般。

  自从朝廷打击武勋集团最赚钱的高利贷买卖,又通过奢糜税榨取他们身上的油水,致使他们这帮勋贵的日子越来越“艰苦”。

  此次他们在襄城侯李瑾的穿针引线之下,各家纷纷选择抱团取暖,一起募集好几十万两白银进行一场投机。

  他们借助朝廷治河的契机,又得益于提前知晓的蝗灾到来,却是从春季便开始囤积米粮进行炒作赚钱。

  跟后世互联网大厂缓缓进军菜篮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他们能够掐住老百姓的脖子,那么他们想要赚钱是易如反掌。

  面对处于亢奋状态的襄城侯,武安侯郑亨显得有所担忧地询问:“襄城侯,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有隐患?”

  此话一出,永安伯等武勋纷纷扭头望向李瑾。

  其实在场不仅仅是武勋集团的成员,还有着勋戚和官绅阶层的代表。由于朱祐樘逼得他们“无利可图”,这帮来自不同属性的权贵们,反而慢慢地走到一起。

  虽然他们没有谋反的心思,但都是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上层人士,自然不能坐吃山空,所以联合一起谋取钱财才是最好的出路。

  若是以往朝代,他们压根不用担心龙椅上的那位皇帝,以他们的力量约束或蒙蔽一位帝王是易如反掌。

  只是现在的朱祐樘虽然是一位暴君,但亦确确实实是一位无比精明的帝王,所以难保暴君朱祐樘会揪着这一点找他们所有人的麻烦。

  自从弘治登基以来,不说被废的两座国公府和被查抄的两座侯府,单是被推上断头台的权贵已经数不胜数。

  “咱们此次不偷不抢,能有什么隐患?”襄城侯李瑾浑然不将炒高米价谋利当一回事,显得不以为然地饮酒道。

  武安侯郑亨轻轻地点了点头,显得苦口婆心地道:“话是这样没错!只是咱们终究是囤积居奇,陛下说不好要怪罪下来!”

  虽然他们都讨厌朱祐樘,但心里同样存在着恐惧。一旦朱祐樘追究起来,他们别说是赚得盆满钵满,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

  永安伯等人亦是这个心思,此刻已经将襄城侯当作他们的主心骨,却是纷纷期待李瑾能拿出解决的办法。

  “你们不要忘记了!朝廷在征收奢靡税的时候,便已经明文规定是尊重市场的正常交易,当时还以万两黄金的宅子为例!现在咱们一斤米才卖几十文钱,他有什么理由来管这里,顶多到时向朝廷缴纳奢靡税便是了!”李瑾对朱祐樘并没有好感,却是抛出自己的说辞道。

  “确实不需要担心皇帝追究!”

  “如果到时要缴奢靡税,咱当再想办法便是了!”

  “结果到头来是他拿到最大的好处,当真是嘲讽!”

  ……

  在场众人对事情的担忧是烟消云散,虽然他们准备着最坏的打算,但一些武勋的心里像是被扎了一根针。

  他们辛辛苦苦筹划这么久,这才控制米粮谋得巨额利润,结果那一位皇帝啥事都没有干,仅仅依靠奢靡税的名目便要走三四成的利润。

  “你们其实都没有注意到一个事情,其他皇帝所拥的有米粮才是最多的,他才是最大的赢家!”李瑾犹豫了一下,当即便指出一件隐晦的事情道。

  却不知那位皇帝因何如此偏爱于米粮,这些年其实一直在积累米粮。

  不仅二十八万顷皇庄所种植的稻谷全部囤积起来,而且皇家的店铺对米粮似乎有一种偏执,用白银亦是购入了大量的精米。

  若是其他人自然要担心储存的问题,但紫禁城的皇家粮仓是天然的大仓库,而每家皇家米行都拥有大大小小的粮仓,所以囤积的米粮数量其实十分惊人。

  好在,皇家所囤积的米粮并不是有进无出,而是通过发行大规模米票的形式“售米”,更是将米票充当军饷发放给京军。

  正是如此,虽然朱祐樘手里拥有京城最高的精米,但大部分的精米其实都已经归为持票者所有,故而所拥有的精米并没有达到恐怖的地步。

  李瑾之所以如此有持无恐地操纵京城的米价谋价,正是看到朱祐樘拥有最多的精米,所以他不可能打压米价上涨,甚至还会在背后是推波助澜。

  武安侯郑亨理清其中的逻辑,当即便是附和地道:“襄阳侯分析在理!既然是放任市场的物价波动,朝廷又要征收奢靡税,此事皇帝没有理由责罪我们!”

  “我们共饮此杯!此次一定要狠狠赚上一大笔,弥补咱们近些年的损失!”李瑾高举着手中的酒杯,显得战意高昂地大声道。

  自从他们迎来弘治时代的时候,他的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差。

  最初是他们能够分得一杯羹的盐利,结果在朱祐樘的铁腕手段之下,竟然让太祖时期的开中法焕发新生。

  而后是他们最重要的高利贷收入,却是被朱祐樘以近乎血洗的手段整顿金融,让现在的高利贷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接下来则是他们一直参与的爆炒京城宅子,原本以他们的资金优势,加上朝廷明确不会修建北京外城,所以他们轻轻松松地推动京城的宅子,但偏偏遇到了奢靡税。

  只是现在总算是柳暗花明,此次通过囤积居奇的方式掌控了京城的米价,即将从中谋取到海量的利润。

  这一夜,英国公府显得很热闹。

  襄阳侯李瑾确实是喝醉了,显得有感而发地道:“帝嗣劫,逢二后,张似秦,常从新!哈哈……天意,一切都是天意,当真大快人心!”

  这……

  武安侯郑亨等人知道李瑾已经喝醉,但听到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却是不由得惊愕地面面相觑起来。

  只是好在,周国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特别很多武勋已经彼此间进行联姻,所以他们的关系十分亲近。

  倒是英国公张懋显得格外的安静,却是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显得若有所思地深深望了一眼李瑾。

  七月的京城,气温已经从顶峰中慢慢回落,但仍旧显得十分的闷热。

  只是京城的百姓现在已经没有心思关注大环境,祈祷此次能够顺利地完成蝗虫的搜捕,恳求此次蝗灾没有波及自己的庄稼。

  至于居住在北京城内的底层居民,虽然希望米价能够降下来,但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一斤精米八十文钱?”

  京城的米价持续暴涨,让人一度怀疑人生。

  原本京城的百姓从来不会担心买不到米粮,但仿佛一夜间全城的米像突然全部消失一般,致使京城出现了抢购潮。

  别说是在这个信息不通畅的时代,哪怕是在后世之中,亦是抢完口罩抢双黄连,小日子的海水刚排又抢几百年都食不完的盐。

  “我要一千斤!”

  “你不是只有两口人吗?”

  “鬼知道,现在拿着踏实!”

  ……

  只要有人开始抢购,便会出现大量的跟风者,而他们压根不考虑实际情况,却是无脑般纷纷加入这一种买买买的抢购潮中。

  国人的习性便是如此,一旦出现有钱都买不到的情况,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心安,他们都可以用天价将东西买进来。

  在此期间,一些人却是发现了好东西。

  朝廷当年面对黄河决堤,在转移河南百万灾民的过程中,亦是向灾民发行了大规模的米票。这些米票不需要验证身份,只要拿着米票便能到皇家米行等处换得相应的米粮。

  虽然大部分米票在兑现后,早已经被朝廷收了回去,但亦有很多的米票没有兑换而一直逗留在民间。

  不仅是这一批米票,早前皇家织布厂的女职工得到一些米票作为年终奖,而京营将士的月俸亦可以选择米票。

  曾几何时,在布票和白银大行其道的时候,米票亦是占据一席之地。

  “米票果然是好东西啊!”

  “嘻嘻……我真的换到票面数额的精米了!”

  “早跟你们说,米票比那些白银要划算,你们却偏不信!”

  ……

  就在京城米价飞涨的时候,很多百姓惊奇地发现自己手里的米票可以轻松兑换米粮,却是比白银还要让人感到踏实。

  城北,日忠坊。

  这里有着北海子的水系,在离湖不远有一座宅子。

  虽然宅子显得很大,但门口的苔藓和裂缝证明这户人家已经败落,里面有着两个女子争争吵吵,一个身穿破旧长衫的青年男子打开门走了出来。

  李和的先祖可追溯到元朝,但奈何现在已经破落,虽然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妾室,但偌大的宅子已经连仆人都没有了。

  现在已经是无米下锅,他这才想起手里还有一张五斗米的米票。

  前年的时候,他收留一个河南的穷亲戚。那个穷亲戚原本寄住在他家,只是得知朝廷在建州分地,所以他决定前往山海关外闯一闯。

  临走前,那个亲戚感谢他的招待,便将他最后的五斗粮的米票给了他。

  原本他并不将这张米票当一回事,毕竟他当时家里还有好些值得的物件,压根不用担心吃喝的事情。

  只是坐吃山空,现在还鬼迷心窍地娶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妾室,结果最为珍藏的宋瓷还被打碎了,搞得现在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

  李和想到自己将家业已经全部败光,却是恨不得抽死自己,只是手指在接触脸蛋又怕痛,却是叹息地停下来。

  皇家米行在京城拥有很多的分店,日忠坊最热情的街道便有一家。

  自从仆人跟上一任妾室携款私逃后,他亦是不得不亲自操持生计,而家里买米的重担落在他的身上。

  虽然知道皇家米行在这里,但皇家米行的门面装潢得太过高大上,又沾着“皇家”字样,所以他跟很多百姓一样的心理。却是不愿意来这里买米。

  只是现在情况不同,手里的米票只能在指定的皇家米行兑付,所以他亦是硬着头皮朝着皇家米行走过去。

  “这位爷,你是要到皇家米行换米吗?”一个眉上带痣的青年男子突然间迎上来,显得十分热情地询问道。

  李和紧张地攥紧袖中的米票,当即警惕地道:“不错,你这是何意?难得这皇家米行不能换米?”

  “皇家米行童叟无欺,自然是可以换,不过能否先借一步说话呢?”有痣青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

  李和犹豫了一下,但看到对方指的地方是旁边的茶摊,便勉强地点了点头。

  “一份炒肝!”有痣青年招呼道。

  李和端起送来的茶水喝了一口,便是好奇地询问:“什么事?”

  “我们是收米票的,还请您能割爱!”有痣青年开门见山地道。

  李和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你们怎么收?”

  “你将你的米票给我,我给你银子,如何?”有痣青年已经确定当年有米票,眼睛微微一亮地道。

  李和将茶碗放下,却是直接摊牌地道:“你别当我好骗,现在谁不知道米价飞涨,已经涨到一斤六十文钱了!”

  “我可以给你折成一斤六十五文钱来算!”有痣青年还以为买卖会告吹,却是微笑地直接加价道。

  李和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青年男子,却是不能理解地道:“这倒是稀奇了,哪有人不爱银子爱米的!”

  “只要你拿着银两到附近的米店买米,便可以赚上一成银,这个买卖你并不吃亏?”有痣青年进行诱惑地道。

  李和发现自己还真不吃亏,甚至可以赚上一笔,当即便是点头道:“好!若是你敢骗我,我马上叫来巡逻捕快,你应该知晓现在的顺天府尹是宋青天!”

  “放心好了,你先验银子,到时再给我米票!”有痣青年压根不打算行骗,当即便十分痛快地表态道。

  李和从来都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眼看着现在有利可图,在查验对方的银子无误后,便痛快地将手中的米票给了对方。

  “以后有米票都可以到这里找我,保证比市价要贵!”有痣青年看到交易完成,亦是十分热情地营销道。

  李和装着深不可测地点了点头,只是他知道自己压根不可能再弄来米票,之所以选择交易不过是想要多得到一些米而已。

  只是他匆匆返回刚刚在出售的米铺的时候,那个六十文一斤的牌子竟然不变了,却是已经被店家换成了七十文钱一斤。

  谁能想到,刚刚路过还是六十文钱的米价,再折回来的时候,竟然能够涨到七十文钱,简直就是在打劫。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独治大明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