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故事里的事(一)

  今天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人们,知道里面有一首歌曲,其中有一句几乎人人都会唱:“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说起来,老吴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还是临城旧时的名人,是前清末年的秀才,虽没有做过大官但是一辈子衣食无忧,靠着买卖字画也发了点小财。老吴他爹出生时正值乱世之年,好在自小释文解字的,所涉很广,又与几个发小自幼互练拳脚,身体比较强壮,被一个过路的军阀司令看中,当起了随军秘书,这司令秘书级别可不低啊。好在他爹谨小慎微,乱世中不作恶且有一股狭义古道心肠。遇到确实穷极撩到的人,也会以适当方式援手一下。

  日子久了,他爹觉得随军到处颠簸且也看不清时局,总不能一不小心在乱世中把命丢了。找了个机会向司令请辞,司令给了他一大笔钱财,代价是他得把他的干女儿娶了。老吴他爹喜不自禁地满口答应,可最终钱财到手了而司令的干女儿却死活不答应嫁给他。

  本来他爹的这一段历史,临城人没有知道的。建国初期,时局初步稳定。他爹闲不住啊,非要在县城开一家茶馆,旧时的茶馆那是听书说书人的地方,吹拉弹唱均可以表演,读书人、生意人、出大力的都可以据自己喜好选择要去的场子。他爹也是见风使舵的主,生意也做得是风生水起,可是不久来了几个外省人,隔着老远就指认他是旧军阀的帮凶。得,他爹就这样被军事管委会逮扑了,审查了几天加上外调取证,好在他爹没有做过杀人越货的恶事也没有出过一些邪恶的主意,反而负责外调的人说有资料显示他是个大善人且说他当年接济过几个差一点饿死的流浪穷人,就这样关了近一个月的牢房,他爹被放出来了。

  没有心情继续做生意,把门面转手收了点银子。心情沮丧地低头走在马路上,不承想在拐弯处一头撞上一个女的。可巧的是这女的竟然是司令的干女儿。两人就这样重逢了,

  老吴他爹心想再怎么着,自己也是一个男的,久别重逢,请她吃顿饭也是可以的。两个人在路边一家小吃店坐了下来,边吃边互相打探着彼此的情况。

  司令的干女儿实际上就是司令的亲闺女,因为司令真的喜欢她娘。她娘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做着走南闯北的大生意,是那个年头标椎的大家闺秀。

  本来婚期已经定下来,请柬也都准备好了;可是一个命令,部队就得立刻开拔。在那个混乱的军阀混战年代,军人的命运就像浮萍到处飘荡,也指不定那一天就没了。

  可是她娘早就和司令好到一块去了,司令走了,她娘第二天才知道。摸着怀着三个月身孕的肚子,她娘欲哭无泪。好在家里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再后来,看着越来越大的肚子,她娘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找了一个老实的追求她的读书人嫁了,过门后不久就生下她。

  好在读书人很是善待她们娘俩,后来她娘还给读书人生了两个儿子。一家人过得还算其乐融融。

  再后来大约过了七八年已经升为司令的他又打回来了,打听着她们一家人生活的还算不错,司令只好找了个极为恰当的锲机,把她认作干女儿好方便随时看望她们娘俩。

  “司令不是一个横行霸道的人,相反还很善待他经过过的地方百姓。”老吴他爹说道。

  “他后来在我的劝说下起义投诚了,好在他和别的军阀不一样,没有做过戕害老百姓的事。现在在南方滨江市军区工作。”

  “有机会我得去拜望一下司令。”

  从谈话中,老吴他爹了解到眼前的女人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当年年纪轻轻的就向往革命,早早地加入了当地的革命组织。现在在临城县府工作,丈夫也是老革命也在县府工作。

  看着老吴他爹无所事事的样子,她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在县府食堂做打杂。

  哎,老吴他爹后来喜欢上这里的工作。那年头有文化的不多,在食堂工作人员中有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上老吴他爹又会写写画画还会打算盘做账。工作没多久,管理食堂的领导就发现了这个人才啊,这一发现不要紧还是一个大人才。

  此后老吴他爹走上了人生的辉煌路,不仅娶妻生子还官路顺畅。从一个小打杂当上了食堂领导又从食堂领导走上了行业协会的领导,那是一路顺风官运亨通。

  老吴从小就和食堂打交道,有事没事就往食堂里跑,也不怎么热心和其他小伙伴一块玩。一些老师傅也喜欢他这个胖嘟嘟的小孩子,有好吃的好喝的也招呼他一声。老吴他爹看到儿子这个德行,几经教育也没有作起用,只好随他去了。学校里面有时搞“勤工俭学”什么活动的,小老吴很是热心地帮助班级联系县府食堂驻军军区食堂等等地方,干一些帮助师傅们捡捡菜等等不怎么累的活,学校老师也很喜欢他。

  只要学习跟得上,老吴他爹也不再管他了,反正不是不学好。好在当时社会上宣传“行行出状元”。老吴他爹一想,还不如顺水推舟。逮着一个机会,他爹买了一包好烟,拜托县府食堂里的一个大师傅做小老吴的师父。可巧的是,对方正愁着找不到合适的徒弟、后继无人呐,一听这事正中下怀,就满口答应。找了一个好日子,让小老吴正式磕头奉茶,行了拜师礼。从此,小小的老吴就有了正儿八经的师父,也正式开始接受老师傅的传业解惑。

  “做一行爱一行”真不是虚的,勤学苦练了几年,加上师父和食堂其他几个师傅的不吝教诲,不到二十岁,年轻的老吴就做的了一手好菜,几大菜系都有所涉及,妥妥地成了整个县城餐饮界的大拿。

  再后来,师父年龄大了,举荐小老吴接班。自此后老吴就在县府食堂接过师父的衣钵,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师傅。

  再后来,老吴又接过他爹的差事,管理县府食堂。老吴很尊敬师父,退休后的师父还得时常到县府食堂转转。这是徒弟老吴恳求的,说是发挥退休后的余热,实际上是老吴担心退休后的师父没事做会憋出什么好歹来。当然来一趟,多少给师父带回去点工资外的额外收入,这也是师父回家后给外人炫耀的事。

  有一年秋天,下了几天大到暴雨,临城环城河河水暴涨,县府要求全体人员加班加点抗洪救灾。老吴领着他们一班人也在后方提供后勤保障,临近傍晚看到匆匆赶回来几乎连续几天在抗洪一线指挥的县领导廖志成,老吴连忙招呼他到食堂吃两口。

  几天没有吃到可口饭菜的廖志成,急忙忙吃了一点,连声称道菜做得好。临走,悄悄告诉老吴,他的师父所在的村遭受洪水冲击已经安全转移到其他地方,只是他的师父哮喘病发作引起急性肺气肿,正在县医院急救。说是抗洪第一阶段胜利结束了,正准备开会布置下一步的抗洪后续工作。让老吴下班后去县医院看看。

  等到老吴赶到县医院,师父已是弥留之际,胸部急速上下起伏、开口说不出话来,拉着他的手指向他的小女儿。老吴知道师父这是让他娶了他的小女儿。

  老吴看了看师父的小女儿,以前见过,平时不怎么打扮也算漂亮,皮肤白里透红人长得也有点俏丽。老吴点点头,算是答应师父。

  时至今日,老吴有时仍然感慨自己年轻时的毫无追求,恋爱都没有谈过,就连自己的老婆也是师父给安排好的。不过有时也自嘲自己:这一生,不贪色不好烟酒,只安于自己的小家窝守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过日子,想来也安稳自在。

  老吴他爹是在老吴结婚第二年过世的,过世前交给老吴一个暗红木匣子,叮嘱他好好保管不得让外人知道。

  老吴他爹去世了,老吴憋不住暗红木匣子里面到底是什么秘密,在一个晚上等家里人都睡稳妥了,悄悄地打开。这一打开,老吴“滋溜溜”地惊出一身冷汗来,一夜也没有睡觉。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恋世春秋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