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最苦?苦海无涯。
得一叶扁舟本是万幸。
·
一刻也没有为考研落榜而哀悼。
即将赶到战场的是年底前要搞定的三千字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开题ppt!
·
常教授已经确定了我所选的那个研究方向确实有研究价值的可能。
但核心的心理学概念还需要从中提炼出来。
即,在那种具体的社会环境的情境中,到底蕴含着什么值得我们去探求的心理学原理?
·
看来得从头梳理一下才行。
·
我叫墨小典,是一个大四的心理系本科生。
我的父亲叫墨雄,我的母亲叫玛莉娅。
我的家乡坐落在西广集团的桂森小镇中。(好奇怪的描述)
玛莉娅在小区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墨雄经常下楼帮忙。
在一次访谈作业中,我从玛莉娅和墨雄的口中得知了店里孩子们的情况。
或许是小区旁边有一所小学和幼儿园的缘故,孩子总是店里最常见的小顾客。
一般而言,孩子们的消费行为是直接取决于父母给的零花钱多少的。
从常识上而言,孩子们在消费中表现的社交行为同样和其消费行为存在相关甚至因果关系。
但现实往往比理论构想更加复杂,也更加魔幻。
从墨雄和玛莉娅的口中,我得知了小区中的孩子们存在着非常多的,不同样子的,消费与社交心理及现象。
【灵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在消费观、经济观、金钱观的理念、心理、教养行为·对孩子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基于此而延申的对孩子社交心理、社交行为的影响。——并直接以零花钱为核心介导】
一、目前所知:
(一)从消费行为上看:孩子们的消费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A:每天会在店里消费一到两次,一次一道三块,买的都是五毛到一块的小零食或小玩具,以零食居多。
B:小学高年级到初中生的会有部分人,买饮料喝的同时买卡包玩。
C:手上拿个几十上百,自己一个人买很多吃的或者玩的,大型玩具或着一盒盒的卡包买着玩。
D:手上拿个几十上百,但同时招呼着一群同学朋友,大手花钱请客买吃的
E:有钱,但跟在那些大手花钱的孩子身边求人家请客。
F:没钱,跟在大款身边求人家请客
G:没钱,想要买不起,偷东西。
H:两三个要好的朋友一起进店里,一边商量一边买东西。
I:赊账型;父母在店里赊账,让孩子们拿东西后记在帐上,父母直接向店主打钱。
(二)从社交行为上看,孩子们的社交行为在消费过程中可分为以下几类:
A:大手请客的孩子王;通过花很多钱买很多吃的给朋友们请客以此满足自身的社交需求。
B:亲密的好朋友型;三三俩俩结伴的亲密同学,有三个子型:
B1:自买自的,一边吃一边聊天玩耍。
B2:互相请客,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
B3:一方没钱,另一方买吃的时候要一口尝尝。
C:无明显社交型:自己一个人来店里消费再一个人离开。
D:祈求型;缠着别人求别人请客消费。
E:极度自卑型:极其特殊的一种情况(但并不罕见),甚至父母连饭钱都不给,也没有孩子跟他玩。
F:偷窃型;分有三种子类型:
F1:团伙作案型;几个孩子一起分工偷东西,一个吸引注意力另一个偷偷下手。
F2:个体作案型:一个人偷偷把东西藏在包里或别的地方里。
F3:娱乐作案型:并不以消费品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偷到东西这一本身作为行为目标。
G:自信社交型:自己买东西吃,但同时和店主以及别的小朋友正常聊天。
(三)从父母养育视角看,对孩子的零花钱与消费观念的教育心理与行为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固定型:每天或每周固定给几毛钱到几块钱,不太在意孩子的消费行为与资金去向。
B:监管型:给很少甚至不给零花钱,孩子想要买什么必须直接和父母提要求。(自卑引导可能)
C:代偿型:给孩子很多钱,用以弥补自身对孩子缺失的培养时间,没时间陪孩子内心愧疚的金钱代偿。(放纵引导可能)
D:刻意型:刻意不给孩子钱或者给孩子很多钱,故意培养其独立生存之道/艰苦作风之心/豪爽请客的王道人格
E:实物型:孩子需要买东西的时候,直接给孩子实物,而通过赊账的方式刻意规避了让孩子接触金钱的过程。
F:极端型:给孩子三到五块甚至不给钱,让其自己去解决早饭和午饭问题,只有在晚上下班后才能回家吃完饭。(犯罪诱导)
G:成绩型:考得好就给钱,学习好就给钱,考得不好学习不好就没钱,不听话就没钱,顶撞老师也没钱(自卑引导可能)
二:头脑风暴
我们是能够感觉得到上述描述的此些现象中,存在很大一部分是关联的,相关的甚至是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但光凭感觉是感受不出来的,需要的是科学的研究逻辑与研究过程才行。
在【消费活动】中,【父母养育方式】通过对中心变量【零花钱模式】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子女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模式】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同辈社交心理与行为模式】,促成了【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价值观】上的【人格差异性】。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在消费过程的社交活动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性,并且似乎这些差异性直接或间接地和他们的零花钱模式相关,或者说,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在对孩子价值观上的养育观念直接通过对零花钱模式的影响而体现,并体现在孩子们对金钱、消费的看法与行为上,且进一步影响着孩子们在消费过程中展现的的社交姿态与社会化方向?】
似乎是很详细的困惑与问题,但你不觉得,这个问题太大了吗?或者说,太笼统了吗?
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很明确地研究表明,质性研究分析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假设检验的过程。
质性研究的本质,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环境下与研究对象互动并进行意义建构,最终为特定的社会现象做出解释性理解和理论概括。
灵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在消费观、经济观、金钱观的理念、心理、教养行为·对孩子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基于此而延申的对孩子社交心理、社交行为的影响。——并直接以零花钱为核心介导】
灵感:【学龄儿童的同伴地位与家庭教养的质性探索:以金钱观教育为核心】
灵感:【基于零花钱消费表现探索青少年同伴地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墨雄:人是习性的结果。
人格塑造力。——形成因素的成瘾性与固化
在缺乏教导的环境下,放低姿态求别人的长期习性会影响孩子们的自尊心。
家长们担心孩子们用钱,担心孩子们乱花钱——不给他用,限死他——求人给吃的(但家长不知道)——过代度偿
现象:孩子偷到一百块钱后自己用不完后分给别人花——长久压抑的花钱游戏没得满足后的过度代偿。
·不能非常正式地对孩子们进行访谈:家长不同意与孩子不配合(尤其是孩子,以及家长的警惕心)。
·现象学分析——随机临时访谈和问卷调查
和人沟通的方式:如何让目标乐意回答你的问题,如何让人家配合你
站在共情的角度上开个小口子
把自己的儿子打的死的父母该怎么采访:站在立场,有共情,
质疑:做不下去的,操作方法论的不可行,从一开始就是错的,无法完成目标。
·
特殊人群在特殊环境下没法不配合的环境。
成人容易配合,但这些普通孩子们的少年儿童与人格发展分析,不该死板硬套地套在我这个方法上。
我该怎么做我才能取得这些材料。
特征对象孩子(不同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庭背景中的不同表现的
特定心理现象只会出现在特定孩子身上的偶然发生中,只能对特定现象的特定言行的心理映像的现象操作。
·
只有非常特殊的环境中的群体影响——才能对群体心理才能研究。
·
对行为询问的共性经验。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该如何进行心理纠偏。
·
有没有价值做?
我该怎么实现它?我的论证方法和数据采集的方法是可行的?做成的方法是怎么的?
我们要做的东西应该是前人所没有去做的。
·
反倒是之前以为一直非常难做的问卷调查是最容易做的?
反倒是这种质性研究要和孩子们实际交流的是最困难的?
正常的对心理没有伤害的心理学问卷是最容易收集的?
·
一个明着搞,一个暗着搞。
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是明面上的,目的是搞出一份能支持毕业论文的统计分析研究报告。
暗着搞的则是观察访谈,真正地在开店收银的过程中去观察各种消费现象,统计分析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实质。
在没有录音的年代,心理学家去做这种信息的分析与采录只能靠着自己的记忆、记性和笔记。
用最原始的工具去完成对人类行为背后潜藏着的心理因素的分析要点。
我自然也可以——且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可以,而是从一个扮演者、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上、自发性去探索和思考一个心理现象出现的成因和实质。——这同时也是真正一个做学问搞研究的社会学者的思考和行为态度。
那么下一步,就是先看看导师的反馈和分析报告,然后再对下一步的操作进行指导分析。
·
岂有最苦?苦海无涯。
总会有路的——虽说我也不曾认真与用心罢。
总会有路的——虽说现在为自己的毕业而去努力与投入也还来得及罢。
总会有路的,会的,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