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李善长步入他的宰相主位,他都会感觉志得意满。
这种感觉也不是无的放矢。
李善长自诩为知道君王好恶,擅长逢迎,每每都能戳中朱元璋的痒痒肉。
他不仅会吹捧朱元璋。
他自己也是有能力的,李善长擅长理财,后勤保障工作就是刘伯温也十分佩服。
朱元璋曾经把李善长比做自己的萧何。
从刘伯温的眼中看去,李善长也是个宰辅之才。
李善长是个特别善于协调的人。
所有官吏都感觉李善长非常和蔼,如沐春风。
但刘伯温也注意到,李善长有一个毛病,十分让刘伯温不满。
因为李善长有一个地域情节的毛病。
即他喜欢提拔偏袒淮西的官员。
淮西,指的是淮南西路,也是朱元璋李善长德家乡。
由于跟着朱元璋东征西讨,来自于淮南西路的官员特别多。
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包括御史台的一把手御史大夫汤都是此地出生的。
这也不奇怪,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开国皇帝身边的功臣都是一个小地方的人。
这就是一人成仙,鸡犬升天。
这并不是说,淮西和沛县,或者是关陇人才辈出。
仅仅是因为他们跟对了人。
很多人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而同一个地方的人容易抱团,不然怎么老乡会之类的东西就是越了千百年,还大行其道?
淮西的官员也一样,都开始向李善长靠拢,俨然成为了淮西官员的头头。
淮西官员每次聚会,都会旁若无人当着其他地区的官员说着淮西方言,还越说越大声。
从而显示他们的身份。
李善长非常骄傲,觉得一切尽在掌握。
李善长最近恨死了刘伯温。
因为刘伯温自从和朱元璋谈了话之后,就开始四处纠察官员。
而纠察的官员很多都是淮西的官员,都来找李善长求情。
尽管还没有什么厉害的人物被刘伯温抓住把柄,但也让李善长心里不太舒服。
刘伯温自至正十九年受朱元璋礼聘来到应天后,就让李善长心里很难受。
不过由于李善长主要负责的是后勤,刘伯温负责的是战略谋划。
所以两人没有冲突。
战略方针方面,李善长不太行,所以他对刘伯温在战略部署的天才,说不嫉妒那是假的。
不过,他始终没有把刘伯温看成是政敌,因为他觉得朱元璋是淮西人,淮西人不骗淮西人。
还把自己比作为萧何。
自己又身居宰相,有什么值得招惹刘伯温这个局外人?
而刘伯温也没将李善长当作敌人。
或者说他瞧不起李善长这样见风使舵的政客。
朱元璋称吴王,是李善长率先劝进的。朱元璋称帝前,他也是歌功颂德。
除了这点,刘伯温对李善长的观感是极好的。
因为统筹后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这几年来,双方也算是平安无事,还偶有来往,平时互相见面也是点头示意。
所以李善长也没怎么管刘伯温的出其不意,只是遇事就去找住朱元璋求情。
她提醒朱元璋,刘伯温这人死咬着法律条文不放,应该要他灵活执法。
朱元璋不置可否。
也乐的自己灵活执法。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可以以自己好恶来处理案件。
皇帝发话了。
刘伯温和李善长也无话可说。
这是一种平衡。
但是很快这种平衡被打破了。
年底,北伐军势如破竹便攻破了汴梁,朱元璋早就不满意应天作为帝国的首都。
当即决定去汴梁考察迁都的问题。
他并不认为李善长和刘伯温出现冲突,反而认为刘李二人合作有大大的好处。
所以才启程前往汴梁前,叫到了身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留守应天的任务交给了二人,嘱咐到,“百室你管理百官,伯温你监督百官,你们两人一起留在应天,朕很放心。”
还破天荒地开了一个玩笑,“朕觉得你们只要在应天,可能比朕在的时候还要好。”
此时的朝臣并没有洪武后期那样的局面,上朝如上坟。
此时的大臣们还都呵呵笑了起来,连站在韩林身边的方国珍都礼貌的笑了几声。
韩林却没有笑。
没有了朱元璋,还不定这两人闹出啥样呢。
果然朱元璋前脚刚出应天,后脚就两人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冲突也是老生长谈的问题,在他看来,刘伯温纠察的官员都是淮西的。
但其实这也算是冤枉了刘伯温。
你想啊,这朝廷一大半都是淮西的官员,就是一砖头往下砸,都能砸死几个淮西的。
李善长不是不能理解这一事实,只是不想去理解。
他本来就和刘伯温不太对付,就不是一路人。
再加上他现在淮西官员的领袖。
所以他必须要打击刘伯温。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