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昆仑奴是个泛称,像黑洲那边抓过来的劳工,又或者交趾、缅甸、暹罗等地被抓来的劳工,最后都统一称呼为昆仑奴。

  其中像黑洲的昆仑奴普遍高大但是蠢笨,扔煤堆里基本上找不出来,像交趾、缅甸、暹罗等地的昆仑奴相对要聪明一些,体型上就瘦小很多。

  然而站在杨涛和锦衣卫校尉身前的这个奴隶水手,皮肤的黑色跟黑洲昆仑奴的黑就完全不同,更像是正常人被晒了十几二十几年之后晒透了的那种黑,如果不是肤色太黑,此人跟正常的大明百姓几乎就没什么区别。

  杨涛和锦衣卫校尉当然不会深究郑和是怎么有后代这种问题的,毕竟西洋舰队辣么大,有一些人遗落在黑洲那边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关键是眼前这个西洋舰队船员的后人的存在——只要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还承认永乐皇帝这个老祖宗,就有责任接回这些遗落在海外几百年的大明遗民。

  同样的,黑洲也会因为这支黑洲大明遗民的存在而成为大明自古以来的领土。

  只是等锦衣卫校尉让人把这个没有名字的郑和舰队后人带下去休息后,杨涛却忽然回过神来了:“那个啥,咱们放过了这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那交趾那边的问题该咋办?”

  锦衣卫校尉一脸懵逼的望着杨涛,反问道:“我是替你答应了放过他们,可是你们南海舰队好歹三十多艘战舰呢,他们又没答应,你担心个啥?”

  “至于说交趾那边出现燧发枪……其实这本来也就是屁大点的事儿,秦王殿下骂人也是因为封锁不严之故,倒不是说这几万枝燧发枪能够影响到交趾的战局。”

  “你想想陛下在报纸上是怎么说的?惟愿万民生息,望诸军将士与交趾百姓秋毫无犯——交趾有咱们大明百姓吗?”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秦王殿下跟陛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行军打仗方面的事情又都是陛下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前军都督府肯定会一路炸过去。”

  这回就轮到杨涛一脸懵逼了。

  论起不要脸以及心狠手辣这方面,杨涛这种正儿八经的军人跟锦衣卫根本就没法比,更别说像朱劲松一样在报纸上口口声声的说着要对交趾百姓秋毫无犯实际上却准备用炮弹犁地相比了。

  锦衣卫校尉又接着说道:“再说了,咱们大明跟他们这些荷南蛮夷还有一大笔账要算。”

  杨涛的脸色当即就黑了:“我就是河南的……”

  锦衣卫校尉并没有在意杨涛的脸色,反正大明百姓一直就这个鸟样儿,像什么山西老抠老陈醋、京油子卫嘴子,这种互相开喷的事情在大明并不少见。

  相比大明跟荷南蛮夷之间的那笔账,大明各地百姓之间互喷的那点事儿简直连个屁都处不上。

  锦衣卫校尉说道:“钱聋五年的时候,这些荷南蛮子曾经在海外对我中原百姓大肆屠戮,当时钱聋老狗以及鞑清朝廷将在海外的中原百姓视为弃民,可怜那上万百姓……”

  听到锦衣卫校尉说的这些,杨涛也顾不得争论自己就是河南人了。

  事实上,杨涛或者说绝大部分的中原百姓根本就不知道钱聋五年的时候还有这么一回事儿,就连鞑清官场上知道的人也有限。

  一想到被这些荷南蛮子大肆屠戮的上万百姓,杨涛忍不住把拳头握的咯咯作响:“这事儿没完!走,回去击沉他们!”

  锦衣卫校尉却一把拦住了杨涛:“急什么,等收复了交趾,再慢慢跟他们算这笔账,当务之急,还是要把郑公舰队后人的消息传递给陛下。”

  事实上,这个锦衣卫校尉有一句话没有说错,那就是朱二旦从来都不在乎阮福映的手里是不是多了几万枝燧发枪——

  阮福映手里每多一枝燧发枪,大明就能多出来十枝,阮福映手里的燧发枪和弹药越用越少,大明却能越用越多,顺便还能多准备十发炮弹,外加一百枚孟良崮制式的子弹。

  朱二旦也不在乎南海舰队对于海上的封锁,甚至是朱二旦有意让南海舰队让开道路,才使得东印度公司能够通过暹罗,把燧发枪和银子给阮福映送过去。

  像跟在沂州号上的锦衣卫校尉毕竟还只是个校尉,如果混到锦衣卫的话,那他就有资格知道朱二旦真正的目的了。

  因为朱二旦的真正目的从来都不只是交趾,而是打算搂草打兔子,顺手把暹罗和缅甸也给干掉,因为自家大哥曾经说过,大明最大的威胁从来都不鞑清,更不是草原,而是大明自身,以及遥远的海上。

  如果能够把交趾、暹罗和缅甸全都收回,那么大明就有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只要大明自己不掉链子,就可以应对任何来自于海上的风险。

  而想要收回暹罗和缅甸等地,就总得有个名正言顺的说法——还有什么比暹罗跟缅甸暗中支持阮福映反抗大明、暗中替鞑清向阮福映运送枪枝弹药这种理由更名正言顺的?

  反正他们也没给自家大哥上过贺表。

  是的,无论是缅甸还是暹罗又或者是交趾,这几家在朱劲松刚刚登基的时候都没给朱劲松上贺表,甚至朱劲松都已经占据了十六省之地,这几家依旧没有上贺表。

  要说缅甸不把大明当回事儿吧,这事儿倒也不是说不过去,毕竟缅甸曾经跟鞑清打过一场,缅甸知道鞑清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再加上朱劲松当时只是占据了几个省的地盘,而永历时期滞留在缅甸的那些明朝遗民又总是给缅甸找麻烦,所以缅甸没有上赶着送贺表倒也可以理解。

  问题就在于交趾和暹罗,这两家以前还有过打生打死的深仇大深,想不到现在却勾结到了一起,暹罗王室甚至还派兵支持阮宝映复国。

  所以,朱二旦就准备把这几家一起都干掉——通过大明凉凉以后,这几家跟朝鲜的表现来看,都无一不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养的干儿子再怎么孝顺,也不过是个干儿子。

  让他们替大明嚎两嗓子,掉几滴眼泪,估计就是这几家的极限了,真要让他们为大明披麻戴孝,让他们为了大明去跟大明的敌人死磕到底,那纯属就是扯淡。

  事实上,这就是朝贡体系的不足之处。

  比如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几家在1840以后倒是先后求着鞑清给他们当家做主,但是从来就没听说过谁为了鞑清尽心尽力。

  说白了吧,朝贡体系下,中原堂口中养着这些外藩就相当于养上几个干儿子,作用基本上等于是商品倾销地,中原堂口不会过于在乎他们的死活,他们也不会真把中原堂口当亲爹。

  反倒是欧罗巴蛮子们玩的殖民地体系更为神奇一些。

  瞧瞧枫叶国,人家到现在都承认英国女王的统治。

  再瞧瞧三哥,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为大英帝国流血流汗来着。

  只是朱二旦想的挺好,计划实施的也很到位,就连暹罗和缅甸也一直在努力配合朱二旦的剧本朝廷演出,问题是中间忽然出了沂州号发现了郑和舰队后裔这么一档子事儿。

  朱二旦当时就疯了。

  大明最近几年没少买劳工,毕竟要开山修路,很多地方真就是只能拿人命去填,而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又舍不得让大明百姓去死,所以这劳工的消耗速度也就挺快。

  谁知道之前的劳工里面会不会有郑和舰队遗留在外的后裔?

  想到了这个可能之后,朱二旦当即就派人把消息传递给了朱劲松,而接到这个消息的朱劲松也懵逼了。

  有一说一,朱劲松并不在乎黑洲劳工们的死活,包括欧罗巴蛮夷以及南洋诸多蛮夷的死活也不在朱劲松的考虑范围之内。

  冷血吗?并不。

  身为一个正统的读书人,朱劲松一直信奉的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而吐蕃、倭国、建奴的表现又都印证了这一点。

  李二凤送工匠送书籍给吐蕃,一大票的秃驴带着种子、农具、书籍东度倭国,大明收留了建奴,朝鲜甚至感慨“诸蕃之中,唯建奴所得为最厚”。

  结果呢?

  吐蕃曾经攻下长安,倭奴在金陵搞出了举世震惊的大屠杀,而建奴……建奴把整个四川都屠戮一空,最后干脆又栽脏到张献忠的头上,甚至连建奴自己编出来的明史都错漏百出,声称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六亿——当时的大明总共才两亿左右的人口,谁也不知道四川到底是怎么拥有六亿的。

  包括现在交趾、暹罗、缅甸那些外藩的表现,基本上也证明什么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且,工业化是要流血的——要么流其他人的血,要么就得流大明百姓的血。

  某些人可能觉得越是到了这种时候,就越应该流大明百姓的血,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证明大明的伟大,不如此不足以团结大明百姓,不如此不足以顺应天意民心。

  可惜的是,朱劲松从来都没有这种想法。

  蛮夷也好,劳工也罢,他们给大明交过一文钱的赋税没有?他们有没有把女儿送进皇宫?他们有没有为大明服过哪怕一天的徭役?

  没有吧?

  所以,如果铁路底下一定要埋上白骨,如果开山挖洞注定要死人,那为什么不能死上一批劳工,而非得让大明的百姓去牺牲?这不是有毛病是什么?

  但是,当朱劲松得知这些劳工里面可能会有郑和舰队遗留在海外的后裔时,朱劲松就坐不住了,赶紧派人去各处工地上核对这些劳工的来源。

  这就跟某个鹰酱家的律师一直在呼吁废除死刑,后来又努力呼吁恢复死刑是一样的道理。

  只是在派人去核对各地的劳工之后,朱劲松又想起了情报中的另外几个关键字。

  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红溪。

  东印度公司有多么臭名昭著,相信任何一个对历史稍微有点儿了解的都知道,

  实际上,东印度公司分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两者的性质都差不多,干过的那些破事儿也都差不多。

  现在大明跟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没有正式建立起商业往来,因为目前大明的提纯工艺还稍微差了些,朱劲松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而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就不只是提纯工艺的问题了。

  PS:推荐一本书,官狗写的《气吞大明》,起点多年的老作者了,人品有保证,拿他祭天,朕放心。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埋葬大清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