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看看几位重臣,堵胤锡颇为不屑,孙传庭、陈新甲、方孔炤沉默,李日宣、蒋拱宸、倪元璐是很兴奋,显然吴甡的说辞很有代表性的。
说出了当今士大夫士人的心声。
没有他们匡扶社稷,所谓的江山早塌了不知多少次了。
‘吴卿家所言有一定道理。’
朱慈烺颔首。
吴甡越发的昂然。
李日宣和倪元璐对视一笑,看吧,就连陛下也不得不低头。
但是他们没注意孙传庭、堵胤锡、方孔炤没有言声。
‘先秦先汉时候如有士大夫共治天下,先秦大约不会那么快亡了,汉武也不会将先汉的国库挥霍一空,两汉也不会那么多荒唐的帝王操弄天下,最后把刘家天下挥霍一空。不过,’
孙传庭和方孔炤对视一眼,果然有个不过啊。
“既然士大夫有这般操守和能力,为何先宋亡了两次呢,诸卿何以教朕。”
不是共治天下才能大治吗,说说先宋为何两次被灭呢,你们解说一下。
吴甡张了张嘴,没有言声,李日宣却是忍不住了,
‘那是神宗一意孤行,执意变法,加强君权,削减士大夫的权力的结果,先宋之亡,实亡于神宗,亡于变法。’
吴甡轻轻摇了摇头,这话应对乏力,陛下要反击了。
‘哈哈哈,真是荒谬,李部堂须知,先宋中期和我大明一个问题就是土地兼并严重,佃户佃租沉重,近半百姓没有田亩流离失所,朝廷税赋日益匮乏,就连最富庶的江南一带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喊出了均田的口号,而北边又有猛虎和财狼窥伺,如此局面下才不得不变法,诸卿,几年前诸位可都讲不得不改制,只是改制的方式不同,就是如此,因此可以诟病变法的缓急,变法的举措宽严,却是不可无动于衷坐看江山覆灭,嗯,倒是有司马光等人喊着祖宗之法不可变,坐看局面崩坏,这等也是先宋的宰辅,辜负天下人的信任。’
朱慈烺直接明说,前几年大明的情况和先宋如此类似,都是局面崩坏,财赋枯竭,兵事耗尽钱粮,内有流民起义,外有蛮夷南侵。
群臣都认为需要改制,只是对改制的举措争论不休而已。
不存在久拖不变的局面了。
说变法是灭国之始当真荒谬,那是南宋的高宗和他的嫡系手下将灭国的责任前送,不能让徽宗这个高宗的老爹全部担负,否则高宗作为其子不配得位啊,必须找一个替罪羊。
而偏偏神宗因为变法得罪了天下大部分士绅,推到他的身上岂不是正好,反正天下士人没有多少人反对,对神宗被污蔑是乐见其成,而舆论就在士人手中,他们指鹿为马何人反对。
至于加强君权,其实清朝做的更过分,到了中央集权的极致,结果呢,其实并没有影响其兴亡,它的败亡是大时代抛弃了封建制。
朱慈烺点了点司马光,暗示如果再是反对变法,就和司马光那些人一样卑劣。
李日宣老脸一红,这话很是打脸了。
他复起后多次上书要求改制的,只是他希望不要太激烈,而是缓缓图之。
现在的说辞确是自打其脸。
“先宋两次覆灭,我朝几十年的动乱,差点亡国,都说明士大夫匡扶天子治理天下也出了极大的问题,什么问题,主要就是无力处置土地兼并问题,很简单,士大夫的家族是天下占有田亩最多,少交赋税最多的阶层,让他们向自己挥舞屠刀,怎么可能成功,因此范仲淹、王安石、章惇、张居正变法一一失败,很简单,士大夫阶层中有清醒而敢为的人要变法,但是他们抵抗不了全天下的士人阶层反对,他们势力大强大了,这些有清醒认知有牺牲精神的士人毕竟是少数派,他们发现变法在地方险阻重重,接连受挫,当然和他们的冒进也有关系,结果地方接连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保守派借此发难,言及都是变法错谬,无奈下帝王只能罢黜变法派,变法无疾而终,家国继续向深渊滑落。”
朱慈烺直接挑明了说。
崇祯还在,他只能婉转的推进改制,不敢多言其他。
但是现在他帝位稳固,而且开拓南洋,再有辽东,中原士绅依仗的田亩大大充裕,相反人手短缺,佃租大降是肯定的。
他再没有被掣肘的可能。
朱慈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不敢说的。
他必须打破士人对舆论的垄断。
因为这关系到大明改制的成败,也干系他身后的声名。
如果不能够让庶民站立起来,商贾积极参与,他不难想象,日后大明还是会土地兼并严重,重蹈覆辙是一定的,毕竟人口繁衍是太快了,而士绅也太贪婪了。
而他一力推动科举改制,田亩改制,触及了士绅的底限,如果继续他们把持舆论,可想而知他以后的声名多么不堪,比宋神宗都不如。
“陛下,不可言及祖宗功过,您言过了。”
倪元璐肃容道。
万历爷也是您能评价的。
他其实就是抓住朱慈烺的所谓错漏敲打。
“休要蒙混过关,朕说错了吗,你等可能推动变法,节制土地兼并吗,谁提出两万亩的红线,谁就是万夫所指天下唾骂,其实卿等是天下士人精英,否则不能登堂入室,成为大明阁臣和部堂,但是你等却是没法推动改制,因为不能,因此划定红线只能由朕来完成,因为朕早就看出你等是无法推动改制的,”
朱慈烺毫不留情的鞭挞,不是看不起你等,而是你等身在其中,无法也不敢背叛。
众人脸色涨红。
“陛下,您这是在羞辱天下士人,士可杀不可辱。”
倪元璐涨红着脸。
“正是如此,还请陛下慎言。”
吴甡也有些怒了。
恼羞成怒。
他没法反驳他没法推动变法的问题,只能怪罪这位陛下不给士人面子。
“慎言,干系天下兴亡,无不可言,先皇一向敬重士人,可说先帝本身就是一个儒家,身体力行的尊崇儒学,对士人多有优容,可是你等士人是如何回报他的呢,记住,士可杀不可辱,首先要是国士无双,你等当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国士吗。”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