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说道:“什么叫谁家娃娃倒霉了,父皇要给丽质选的女婿能差吗?”
李正点头说道:“倒也是。”
李泰说道:“李正啊,你说人生在世,不就是那么几件事吗?娶妻生子,光宗耀祖,入朝为官,有些事情错过了,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李正感慨说道,“胖子,你一定要把气氛搞得这么销魂吗?”
李泰:“……”
看着李正的神情,李泰心中着急这个家伙是听不懂自己的暗示还是怎么滴。
李正提着鱼走入了厨房。
自从李泰住到家里来,家里的粮食消耗成几何倍增长。
到了饭点李大熊也回来了,李正从窗户看出去两人正在聊天,现在这两人越来越熟络了。
像是忘年交。
就差斩鸡头拜把子了。
三碗黍米饭上桌,一大碗鱼汤,两碟炒菜。
李泰狼吞虎咽吃着说道:“李正,你做饭的手艺真好。”
李大熊也笑呵呵说道:“这小子娶个媳妇磨磨唧唧的,做菜做饭倒是很有一手。”
看这两人又在为自己的娶妻大计商讨着。
李正扒拉两口饭回到自己的回到自己的房间看看系统面板。
属地检测:属地一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三千六百
任务:建设房屋三千幢
任务奖励:开启药店二阶段
药店一阶段
农作物一阶段
图书馆一阶段
水泥余量:两千五百吨。
生石灰余量:七千九百八十吨。
按照李义府这些日子的汇报,现在完成的房子只有一千多幢了,用了小半年时间,建的就是小平房,这种房子很结实。
走出自己家从这里看去可以见到用石灰涂白墙的房子整整齐齐在远处排列着。
以前村子里的房子都很破落,下雨天漏雨是常事。
有了新房子住起来也可以舒服很多。
转眼就入夏了。
李义府前来禀报道:“县子,地不够用了。”
“怎么不够用了?”李正跟着他前往村子的住宅区。
打量着这里的情况一千多幢房子在这里林立着。
看李义府所指的方向,这片空地用来建房子显然不够用。
“现在来看够建两千幢,要是再建下去就要把田地给填了。”
一千幢房子得占用多少田地,以田地换房子,之前的开荒就白费了,好不容易种出粮食,就算自己愿意村民也不会愿意。
这年头粮食多宝贵呀。
而且瞧着速度,就算是用流水线模式建的房子,还是不够快。
得加大人手投入,可光是建房子几乎把所有的空闲人手都用了。
这三千幢房子建设起来就要占用田地。
土地也不够用,人手也不够用。
眼看系统任务都要完不成了。
李正苦恼地抓着头皮。
皇宫,李世民的心情不错,摆平了执失思力,天可汗这个称呼倒是越想越喜欢。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按着肩膀说道:“妾身给杨妃增加了用度。”
李世民长叹一口说道:“你自己的用度也不多,是你把自己的那份也匀给她了吧。”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杨妃也不容易,再说了蜀王也立功了,都是应该的,她倒是几番推脱。”
李世民微微点头,长孙皇后做主后宫还是放心的。
“青雀来看过妾身了,说是这段时间在避暑,妾身看来他是在泾阳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乐,人好像也胖了,据他说在泾阳吃得不错,每顿都有肉。”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刚刚有的好心情又没了,宫里处处要节省用度。
李正和李泰两个人在泾阳过得舒服自在,每天都大鱼大肉?
自己过得还不如这两个小子,莫名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很委屈。
长孙皇后低语道:“陛下,你说李正这个人怎么样?”
李世民思量了一会儿说道:“破解阴山战局,出谋划策,游说执失思力,李正于社稷有功,照理说封他一个侯,食邑千户,倒也不是不可以。”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神色放松不少,又说道:“那陛下觉得李正能跻身权贵吗?”
李世民摇头,“观音婢,你有所不知道,这小子处处不服朕,朕封他平章事,你看他这么多日子以来入过朝堂一次吗?”
长孙皇后长叹一口气,“臣妾总觉得这孩子年纪轻轻却暮气沉沉,像极了厌倦世间纷争的那种人,也苦了丽质对他情有独钟。”
“李正是一个有本事的小子,他若是肯投效朕,朕能封赏他的多了,千倾土地也罢,晋升侯爵也罢,就是这个小子太拗,朕到底什么地方让他不满意了?”
长孙皇后说道:“历来世外高人不都是这样吗?”
“他虽说有本事,但要说世外高人,像他这么爱钱的世外高人,朕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算朕长见识了。”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的耳边说道:“若是李正来取丽质怎么样?”
听完这话,是捅破了窗户纸,李丽质经常会去泾阳,自己女儿的动向心里一清二楚。
丽质在所有子女中又是观音婢最疼爱的一个,也明白她为了丽质的婚事这些日子也到处在探听各家公子的消息,寻找品行兼优的。
旁敲侧击地也问过丽质,似乎她的眼里就只有李正,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嫁给她不情愿的人。
要是李正肯投效自己什么都好说。
他想要的,自然可以赏赐给他,他要官位三省之下六部内随他挑,他的功劳够大。
除却开国的那些国公将军外,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只有他。
李世民心里也很纠结,把李丽质嫁给他?
可是这样一来又觉得太便宜他了。
又担心这个家伙娶了李丽质之后翻脸不认账了怎么办?
李正这小子肚子里有货呀,还有很多事情要问他,科举制度,府兵制度,监察制度……
哪一个不是让自己操碎了心,回想起当初李正把整个大唐江山痛批一顿的信,心中越加来气。
骂也骂了,痛批也痛批了,你要有意见,提了就不管事了?
太监拿着一份奏报急急忙忙的赶来禀报道:“陛下,不好了,渭水一带的田地里出现了不少虫子。”
李世民:“……”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