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从到达落凤城的第一天起,李行哉便知道这里不好混。周围群狼环伺,关键是中间那块肉也算不得肥肉。
李行哉出息不起来还好,但凡他混出头来,必然会有人向他动手。
时至今日,李行哉总算站稳脚跟。北面诸侯拜戎族所赐,如今是溃不成军,也难以对李行哉构成威胁。但江南李星势大,一直是李行哉的心腹之患。
如今,两家终于碰上了。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为了扛过这场劫难,李行哉将能想的法子都想了。满打满算手上的兵力,也不足够应战。
甚至,李行哉都差人向程大雷递了话,派人送去两封信。一封是楚云生说书,都是官面文章,冠冕堂皇正义凛然的话。一封是李行哉所书,开头便大骂了程大雷一通,让他赶紧把和收回去,免得祸害江南。
两封信归根结底一个意思,向程大雷借兵,相助东海。
如今,程大雷的回信已经到了。以程大雷的鸡贼,自然不可能千里迢迢,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话说得极其漂亮,可归根究底就是两个字:不借。
对此,李行哉除了气愤外,也别无他法。推己及人,若将自己置换到程大雷的位置上,程大雷也未必会借兵给自己。
想起眼前的僵局,李行哉的心情无论如何也愉快不起来。
宋游渠这次下江南,也不单单是挑拨和与李星的关系,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其中一项,便是勘察江南地理水文,寻找可乘之机。
将诸事汇报完毕,宋游渠便告辞离开。在战时,人人都身兼数职,谁也是一刻不得闲。
之后,李行哉走出茶室,来到一座小屋前。推门而入,却被里面的景象吓了一跳。
只见楚云生坐在书堆中,在纸上写写画画,形容枯槁,披头散发,就连李行哉走进来都没有察觉。
楚云生擅长谋算,是楚云生身边最大的智囊。这次对付江南兵,李行哉最大的希望便寄托在他身上。
但奈何两家实力相差太大,楚云生能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他将自己关在屋中,整日思索,便是推演破敌之法。
一次次推算,一次次推倒重来,想要在绝境中寻到一线生机谈何容易。
几日未见,他已是这般模样,满头乌发里面已经夹杂着根根银丝。
李行哉心中有几分心酸,开口唤道:“楚先生,楚先生……”
连唤数声,对方才抬起头来,眼神有些呆滞,良久才回过神来。
李行哉叹口气:“楚先生不要如此,也该歇歇了,事情不急在这一时一刻。”
“东海危矣,无论如何也要替陛下守住这番基业。”
李行哉摇摇头:“身体要紧,你若有个损伤,谁再替朕分忧。”
说着,差人进来,将楚云生抬出去,令他这几日好好歇息,养好身体不迟。
可楚云生天生是用心的人,即便躺在床上,有人伺候着,心力也是一颗不得闲。
看楚云生这般模样,李行哉心情也有些沉重。平白却又有几分豪气:东海一地,人人皆用心用力,何愁江南不破。
心里琢磨着事体,信步来到王孙立山处。
李行哉与程大雷不同,自幼便有风流之名。如今身边已有了玉雀与王孙立山,但在形势如此紧急的状况下,他也闲着,断断续续又收了几房女人。
毕竟是吃过见过的主儿,拿得起也放得下,身边如此多女人,没几个能真正走进他心里。偏偏身边人都对他死心塌地,这不得不说,各人造化不同,福分不同。
王孙立山也是一世颠簸,在李行哉处才算安稳下来。见他紧缩眉头,愁绪满怀,便也知他心中不快。
忙将他迎在桌前,挥手让伺候的丫鬟出去,亲自与他倒了杯茶,挨着他身边坐了。
“还是没有法子?”王孙立山轻声问,她并非没有见识,也知眼前的形势危急,只是不想给李行哉增添压力,许多话没有问过。
李行哉将手搁在她腿上,叹口气道:“若能有轻松的法子,也不至于如此了。”
王孙立山攥紧他的手掌,道:“若真撑不下去,我们便退到岛上,遗世独立,管他天翻地覆,王朝更替。”
李行哉摇摇头笑了,笑中有一抹残忍:“我是李氏的子孙,这天下是我李氏的天下,我可以死,可以败,但我不会离开这里。”
王孙立山倒是吓了一跳,心中更加忐忑,道:“我也是怕你肩上担子太重,累坏了自己的身体,你若想死在这里,我便陪着你一起。”
李行哉心头一暖,连日来的疲惫也散了几分。他想了想,忽然笑道:“我怕什么,这世间什么苦我没吃过,什么人我没遇见过,今日区区一个李星,难道就能吓怂了我。且要看看,未来的天下究竟会落在谁人之手,又没有我的一份儿。”
他是经过大磨难的主儿,便是亡家灭国的事情,也遭遇过一次。
能走到今日,当真没有半分侥幸,完全是一步一个坎,撞得头破血流闯过来的。
因有大磨难,所以才有大心境。
这次重兵压境,李行哉如所有人一样忧虑,但他心里毕竟没有半分畏惧。
与王孙立山一番长叹,李行哉一颗心更加坚定。王孙立山本想留他在这里过夜,奈何诸事缠身,李行哉也不敢放纵。
独守空房,空留一声叹息。
李行哉依旧照往常一样做事,整顿军防,盯着敌军的一举一动,寻找可乘之机。
这一日,宋游渠急匆匆过来,脸上带着喜色。
“陛下,造化,造化……”
李行哉皱起眉头,道:“出什么事了?”
“天大的好消息,我们抓到了江南的人。”
“这算什么好消息,我们抓到的俘虏还少么,也没什么有用的东西。”
“陛下,这次不同,对方身兼重要任务,是要去北地联络北地诸侯。”
李行哉心中一惊:敌人想到这一步了嘛,那事情就更加不妙。
“陛下,敌军一动,我们就有了可趁之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